
11 月 3 日晚,中元股份(300018.SZ)發布涉及新實控人朱雙全、朱順全及朱夢茜的股東權益變動公告,這意味著,從 10 月 30 日官宣籌劃控制權變更,僅用了 4 天時間,中元股份便完成了易主的 " 上半程 ",只待與此次易主捆綁的定增計劃落地。
朱雙全、朱順全兄弟的另一重身份是鼎龍股份(300054.SZ)的實控人,此次一同入主的朱夢茜不僅是朱雙全之女,更是今年三季度提前布局、躋身中元股份第一大單一流通股東的關鍵角色。
朱氏家族能如此高效拿下控制權,在于采用了 " 零股權轉讓 " 的低成本模式,先承接 8 位原實控人全部股份對應的 20.71% 的表決權,再與持股 4.92% 的朱夢茜結為一致行動人,最終合計掌控中元股份 25.63% 的表決權。不過,這一控制權穩固存在的核心前提是,朱氏兄弟需在兩年內完成不超過 5 億元的現金定增認購。
這已是中元股份近八年來第三次籌劃易主,前兩次分別籌劃于跨界醫療引發巨虧、公司有意轉型新能源材料之時。此次朱氏家族入主,因旗下核心企業湖北芯陶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 芯陶科技 ")已在半導體靜電卡盤領域實現突破,市場對公司即將開啟新一輪跨界的猜想也進一步升溫。
" 低成本 " 撬動控制權,朱氏家族閃電入主
此次易主堪稱 " 低成本高效率 " 的典型,具體分兩步推進:10 月 30 日,朱氏兄弟(朱雙全、朱順全)先承接中元股份 8 位實控人的全部股份表決權,獲得 20.71% 表決權;隨后,兩人又與今年三季度剛躋身公司第一大單一流通股東的朱夢茜(持股 4.92%)結為一致行動人。
經此以上兩步,朱氏家族三人合計握有 25.63% 的表決權,朱氏兄弟與朱夢茜將成為中元股份新實控人,原八位實控人則全部轉為朱氏家族的一致行動人。

不過,這種靠表決權委托獲得的控制權存在一個核心前提,如果朱氏兄弟沒能在兩年內完成不超過 5 億的定增現金認購(資金將全部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此前的表決權委托便會失效。
若定增順利完成,朱氏兄弟的直接持股比例將達到 11.22%,整個朱氏家族合計持股 15.59%。與此同時,中元股份原實控人陣營最初委托的表決權也會分兩批終止:其中 8.22% 的表決權會在定增完成后結束,剩余 11.08% 的表決權在定增后 18 個月結束委托。
也就是說,定增完成時,朱氏家族實際控制地位穩固,合計控制的表決權比例為 26.68%。但定增完成 18 個月后,局面將面臨新變數。在不考慮其他因素時,屆時朱氏家族合計控制的表決權比例將降低至 15.59%,低于原實控人合計持股比例。
中元股份與鼎龍股份同為武漢市上市企業,朱氏家族此番選擇中元股份有跡可循。
公司觀察發現,朱氏兄弟控制的鼎龍股份,是國資湖北省高新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 " 湖北省高新投 ")旗下核心創投機構湖北高投產控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湖北高投 ")的第二大股東,而湖北省高新投早在 2018 年 10 月就有意拿下中元股份控制權,彼時,朱雙全已在湖北高投擔任副董事長一職。
8 年三易其主,半導體跨界猜想升溫
這已是近八年來中元股份第三次籌劃易主,且每一次易主都與其跨界推進不順緊密相關。
中元股份聚焦智能電網領域,核心產品包括電力故障錄波裝置和時間同步裝置。2018 年 10 月,因跨界并購醫療信息化業務失利,公司當年計提商譽減值約 4.5 億元,業績由盈轉虧,實控人當年便有意與湖北高新投洽談控制權轉讓事項。但推進 4 個月后,雙方因未能就核心條款達成一致,最終于 2019 年 2 月終止。
2022 年 8 月,中元股份實控人再度籌劃轉讓控制權。此次易主因直接關系到公司轉型方向,受到外界高度關注。
當年 9 月,洛陽華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 "2% 股權轉讓 + 表決權委托 " 方式入主中元股份,實控人變更為徐軍紅。公開信息顯示,徐軍紅是鋰電池負極材料制備領域的專家,曾在公開演講中自稱是 " 黑道上的女俠客 ",其掌控著多家新能源鋰電企業。
徐軍紅入主后,外界關注的核心在于其旗下公司后續能否兌現 " 包攬不超過 7.7 億定增 " 的承諾。彼時正值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需求爆發,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也處于擴產大年。這次定增也被視作中元股份轉型新能源材料業務的關鍵一步。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投資 " 年產 20 萬噸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建設項目(一期 10 萬噸 / 年)"。
然而,徐軍紅入主未滿一年,2023 年 8 月,中元股份就宣布終止定增事項,隨后徐軍紅通過間接轉讓方式將控制權轉給竇寶成,導致中元股份短暫陷入控制權之爭。2023 年 9 月,控制權才再度回到中元股份原實控人手中,而公司的新能源材料業務轉型自始至終未能啟動。這種局面的關鍵背景是,2023 年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市場已進入量價齊跌的行業洗牌期,轉型窗口正在關閉。
此次易主朱氏家族,除鼎龍股份外,朱氏家族旗下核心企業湖北芯陶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 芯陶科技 ")自然引發外界對中元股份的跨界聯想。

根據公開信息,時隔兩年,芯陶科技的經營狀況已實現突破。據武漢當地媒體報道,芯陶科技實現了存儲芯片用多溫區靜電卡盤自主可控,并入選 2024 年武漢市十大科技創新產品。
不僅如此,公司的產業化步伐也在加快,2024 年 9 月,芯陶科技投資 5 億的 " 年產 5000 顆靜電卡盤產業化項目 " 正式開工,朱雙全還曾在該項目開工儀式上發言。據報道,該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 46 億元,另據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消息,該項目的二期建設規劃在今年 8 月已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