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外科技大廠發布 Q3 財報,AI 投資及指引依舊積極,但市場開始懲罰過度投資的企業,AI 投資增長的可持續性遭到一定質疑。不過,和此前的互聯網泡沫相比,當前的 AI 行情依舊比較健康,高景氣有望得以延續。在大國博弈的背景下,雖然中美貿易近期緩和,但一系列事件表明算力設施的替代將是長期發展趨勢。
截至上周,美股 Mag7 除英偉達外均已發布 Q3 財報,各家云廠商資本開支的增長及指引仍非常積極。據中信建投統計,四大 CSP 的 Q3 資本開支達到 1133 億美元,同比增長 75%,環比增長 18%。(提及具體公司僅為說明行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下同)

圖:美股科技巨頭財報發布后市場(納指 100)反應不一

雖然如此,和美股此前的互聯網泡沫相比,本輪 AI 行情最大的不同在于主要參與者的營收都創下記錄,這說明基本面依舊強勁。因此,隨著后續 AI 相關產品的商業化落地及滲透率的提升,高景氣有望得以延續。而無論如何,業績增長穩定性最高的應當是上游提供基礎設施的企業,如 A 股深度融入海外算力產業鏈的光模塊相關標的。
算力投資的另一條主線是國產替代趨勢。在大國博弈的背景下,盡管近期中美關系出現緩和,但一系列事件證明,半導體供應鏈仍舊脆弱。如:(1)近期,安世半導體受到荷蘭政府的調查,并被裁決剝奪企業股權;(2)據外媒報道稱,本次中美 APEC 會面之前,川普曾一度在英偉達 CEO 黃仁勛的游說下準備批準向中國出售其先進的 Blackwell 芯片,但遭到包括國務卿盧比奧在內的幾乎所有高官的反對,故最終中美沒有討論這個問題。
當前,先進制程所需的關鍵設備(光刻機、刻蝕和薄膜沉積設備)的國產化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而隨著中國與美國及其盟友在高科技領域的持續脫鉤,并考慮到 " 十五五規劃建議 " 中對科技自立自強的大幅著墨,或將有望促進半導體設備及芯片領域國產替代的突破。
基于此,我們仍建議投資者可同時關注國產及海外算力產業鏈,通過通信 ETF(515880)、半導體設備 ETF(159516)等產品布局相關機會。
風險提示: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 ETF/LOF 基金,都是屬于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于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板塊 / 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