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了哪些地方?
重點有三條:
1、【不能再像醫生、律師、理財師那樣給你 " 個性化方案 "】
醫療:只能講原理或常識,不能說 " 你該吃哪種藥、怎么治 "。
法律:只能講流程或概念,不能起草你的訴狀或告訴你該怎么打官司。
金融(雖然沒在這句明寫,但也被算進 " 高風險決策 " 類):只能分析邏輯,不給 " 買 / 賣 / 持有 " 建議。
ChatGPT 現在不能告訴你:
吃哪種藥、吃多少;
訴訟怎么打、寫什么狀子;
哪只股票該買、現在該不該賣。
它只能解釋原理、流程、概念,然后提醒你去問專業人士。
那我還能問什么?
可以問:
" 心臟是怎么工作的?"
" 股票市盈率是什么意思?"
" 民事訴訟的流程大概有哪些步驟?"
不可以問:
" 我這病吃阿莫西林行嗎?吃幾天?"
" 幫我寫起訴狀告房東。"
" 現在該不該買英偉達?"
2、【不允許 " 自主做高風險決策 "】
像金融信貸、招聘錄取、教育評估、醫療診斷、法律裁定等這些領域——
AI 不能自己決定或幫你操作,必須有人類專業人士參與。
也就是說
AI 不能 " 自己決定 " 涉及人命、財產、權利、公平、社會安全的重要事情。
3、【對隱私、青少年內容更嚴格】
不允許生成或傳播他人隱私、生物識別(比如盜用他人的人臉、聲音);
不允許讓未成年人接觸成人、暴力、自殘類內容。
你不能用 AI 去 " 偷看、分析、監控、模仿或評判 " 別人,
除非你已經獲得了他們明確的同意。
【最重要的一點是 ChatGPT 將失去私人顧問的能力】
相當于說:
"ChatGPT 不能再假裝是醫生、律師或理財師。
如果這些領域需要專業執照,就不能給出個性化的操作建議
除非有真正的持牌專業人士在場一起使用。"
官方并沒有寫長篇的 " 禁止清單 ",只是增加了禁止的條款!
這將大幅削弱 ChatGPT 作為 AI 助手的能力,不知道 OpenAI 更新的目的是什么?
雖然該條款已與 10 月 29 日開始生效,但是目前測試來看,一些情況下它還是會假裝是醫生、律師或理財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