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 | 王小娟
被中國 " 雙十一 " 洪峰催生出的頂尖物流科技,正加速溢出,成為全球物流倉儲數字化轉型升級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已將 " 全球化 " 和 " 科技 " 作為兩大發展方向的菜鳥,在大概三四年前,成立了獨立的物流科技業務部門,加速外部生意的拓展。如今,菜鳥物流科技業務取得突破,接連斬獲國際大單,東南亞零售巨頭—— CP AXTRA 也成為其客戶之一。
自疫情以來,東南亞電商爆發,商超零售消費同樣呈現加速線上化的趨勢。
作為東南亞巨頭正大集團旗下最大的零售公司,CP AXTRA 選擇將數字化轉型升級作為重要的發展戰略,要加速打造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平臺。
然而,兩年多前,CP AXTRA 轉型面臨非常多的痛點。當時 CP AXTRA 的目標是送貨要 " 快、準、好 ",但首當其沖的難題是速度無法達標,所以團隊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合適的供應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這場招標吸引了全球頂尖的服務商。CP AXTRA 集團批發業務首席執行官謝宇宸在回憶決策過程時坦言,泰國市場過去比較習慣選用歐美的軟件,但其相信 " 不管黑貓白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 ",最終敲定了和菜鳥的合作。
在菜鳥的支持下,CP AXTRA 數字化能力大幅提升,帶動電商業務占比從兩年前的 3% 提升到 30%。
這不僅是 CP AXTRA 的轉型突破,更是中國物流科技在海外服務本地巨頭的標桿實踐。
對于菜鳥而言,與 CP AXTRA 這樣一個東南亞零售巨頭的合作,無疑對其在東南亞市場的開拓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同時,這也標志著,菜鳥的物流科技業務也已在海外打開局面,成為其未來增長的新動力。
讓 CP AXTRA 變 " 快魚 "
CP AXTRA 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對于泰國乃至整個東南亞零售市場而言,無疑都是一件備受關注的事情。
因為,作為一家擁有 36 年歷史的零售公司,CP AXTRA 擁有包括 Makro(萬客隆)及 Lotus ’ s(蓮花超市)等多個商超品牌,在 10 個國家開出超 2700 家門店,年收入超過 150 億美元。
CP AXTRA 的數字化轉型,源于三個核心驅動:數字化轉型的必然、顧客需求的急速變化、供應鏈升級的迫切。謝宇宸指出,以前零售 " 只是拿貨從倉庫送到門店就夠了 ",而現在,顧客要求越來越快,未來泰國市場可能也需要跟中國一樣 "25 分鐘達 "。
與此同時,謝宇宸表示,以前的時代就是大魚吃小魚,可是快魚可以吃每一條魚。
不過,由于體量大、覆蓋的國家多,且各地消費習慣各不相同,再加上涵蓋 B2B、B2C 和 O2O 等多樣的業務,CP AXTRA 的數字化升級面臨諸多挑戰。
華爾街見聞了解到,CP AXTRA 在 2022 年 12 月上線電商業務,初期曾使用自有或其它第三方的系統,但效果不佳,因此不到一年后就切換至菜鳥系統以實現更高效的運營。
為什么選擇和菜鳥合作?這對于 CP AXTRA 這家正處于轉型關鍵期的企業來說,是必須要慎重思考的問題。
CP AXTRA 首席數字官 Khun Tirayu Songvetkasem 對華爾街見聞表示,CP AXTRA 線上以及門店的銷售額增長很快,要實現的目標就是要送得夠快、時間夠準、質量要好。
經過篩選后,CP AXTRA 最終被菜鳥在中國 " 雙十一 " 期間處理海量訂單的能力所震撼,并在多次實地考察后敲定了合作。
此外,菜鳥物流科技亞太區總監卜焦對華爾街見聞表示,菜鳥的響應速度也很快,并且在接到正大的需求后不是按傳統應標形式去投標,而是派了很多專家和工程師來現場跟他們一起共創,討論出什么是他們想要的,不是簡單復制現有的方案。
" 這種真誠和努力被他們看到,也真切的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重視。" 卜焦說道。
菜鳥的速度沒有辜負這份信任。合作第一周,菜鳥就派了 30 人的團隊到 CP AXTRA 泰國駐場,僅用三個月就將系統上線。
據悉,由 CP AXTRA 與菜鳥聯合開發的 iWMS(揀選包裝系統)大幅度提升了作業效率。在萬客隆門店全面推廣后,揀選包裝效率提升 140%。
此外,結合 CP AXTRA 擁有 4000 輛車輛的運輸車隊與運輸管理系統(TMS),每日配送訂單能力,從 1.5 萬單增加至 10 萬單。
目前,除了已經上線的 iWMS(揀選包裝系統)和 TMS(運輸管理系統)外,雙方還正在推進一項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貨架陳列方案,目的是通過優化店內商品陳列和庫存布局,提升產品在貨架上的可見性與易取性,為顧客和揀貨員帶來更大便利。
這些數字化系統正讓 CP AXTRA 的電商業務加速發展。 Khun Tirayu Songvetkasem 表示,接下來,希望通過和菜鳥的合作能夠打通從倉庫到門店到顧客的全鏈路,把整體的效率都提高到下一個臺階。
更有想象空間的是,這次合作也標志著 CP AXTRA 與阿里巴巴集團更廣泛合作關系的開端,未來 CP AXTRA 可能會使用阿里的通義千問大模型,很快也會在天貓國際開自營店,讓國內消費者更方便買到泰國商品。
物流科技出海加速中
CP AXTRA 與菜鳥的合作,是菜鳥物流科技加速 " 出海 " 的一個縮影。
經過過去兩年的內部變革和 " 收斂聚焦 ",菜鳥的發展進入了 3.0 階段,致力于建設真正全球化、市場化的物流網絡,業務覆蓋跨境物流、海外本地快遞、全球供應鏈和物流科技。
經過過去三四年的發力,菜鳥的物流科技業務也已打開局面,并成為菜鳥重點投入的業務板塊之一。
菜鳥戰略合作部總經理金靈羚告訴華爾街見聞,幾年前,菜鳥把物流科技獨立出來作為一個單獨的板塊開拓第三方業務,也獲得了很多的認可,以及知道了市場的需求和菜鳥自己產品的差異化優勢,所以現在也更多地投入到這個板塊去發展。
菜鳥物流科技的產品覆蓋了基于四穿車的上存下揀智能解決方案、倉庫操作執行系統、OTWB 系統、供應鏈控制塔、一物一碼以及 RFID 快遞解決方案、物流機器人等,其中多條產品線銷售已經過億。
據悉,菜鳥物流科技一開始主要是圍繞國內做拓展,后來也開始發力海外。
今年以來,菜鳥物流科技加速出海,同時升級了組織陣型,分為亞太(包括東南亞)、歐洲、美洲、中東非四個大區,并加大向海外派駐人員和本地招聘,保障海外本地的項目交付。
菜鳥物流科技的交付能力也在不斷提升,2025 財年(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其全球新交付的項目超過 400 個。這也意味著,去年菜鳥曾提出的三年完成全球 1000 個科技項目交付,僅用一年時間已完成 40%。
物流科技如今已成為菜鳥收入高速增長的業務板塊。
從全球來看,物流科技市場過去五年都保持了雙位數的增長。同時,菜鳥副總裁、物流科技事業部總經理畢江華透露,2025 財年,菜鳥物流科技業務持續保持海外和國內雙增長,增速遠超行業均值,其中海外銷售額同比增長超 150%。
在收入增長的過程中,更有意義的是,菜鳥物流科技還拿下了不少具有標桿意義的國際大單,尤其是在歐洲、拉美和東南亞地區。
目前,菜鳥在越南和新加坡等地已有多個大型自動化分撥中心陸續交付客戶使用,包括為越南某國家級郵政快遞公司交付使用的越南南部最大的自動化分撥中心。
該越南國家級郵政快遞公司的一名負責人對華爾街見聞透露:" 我們至少從 2018 年就開始投入自動化分撥,菜鳥幫助建設的這個是第六個,但這是我們最為先進的一個分撥中心,系統更穩定,效率更高,能夠應對日益頻繁的電商大促。"
除了快遞行業外,更有想象空間的是,菜鳥還拿到了不少垂類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訂單。
華爾街見聞了解到,在海外市場,不僅有 CP AXTRA,菜鳥還向某頂奢品牌交付了基于 RFID 技術的門店一物一碼解決方案;在加拿大多倫多,菜鳥也拿下了某全球頭部快消品牌,為其提供全場景高彈性上存下揀柔性解決方案等。
同時,菜鳥與多個頭部跨國企業,實現了從中國大區科技合作伙伴向全球合作伙伴的升級,幫助多個跨國企業加速在全球市場倉儲的自動化和數字化升級。
截至目前,菜鳥物流科技產品已經落地全球 27 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合作項目達到 800 余個。
在國內,菜鳥的物流科技業務已覆蓋到快遞、汽車、快消和航空機務等多個行業,這些底層能力能讓菜鳥去海外更好地開疆擴土。
據悉,去年,菜鳥物流科技服務的大客戶數量同比增長 61%,且保持了較高的復購。
畢江華認為,從全球來看,物流科技市場的未來仍然充滿想象力。同時受 AI 技術的滲透影響,物流行業數字化市場在未來五年將迎來高速增長。同時,在海外,中國的物流技術產品創新和性價比都具有優勢,海外增長的空間巨大。
此外,與專門的設備商不同,菜鳥的核心優勢在于 " 運營 + 科研 " 的雙重能力。菜鳥本身有全球物流業務,提供的科技產品充分考慮了運營實操,更具實用性,在畢江華看來,菜鳥這是獨一份,對客戶來說是很大的吸引點。
從阿里巴巴的電商體系中所孵化出來的菜鳥,在經過 12 年的成長后,已將 " 國際物流 " 和 " 科技 " 作為如今發展的兩大主線。未來菜鳥不僅要成為全球物流網絡的推動者,服務全球商家和品牌,更要持續在技術上加碼,將物流科技能力輸出到全球。
繼 " 中國制造 " 之后,包括物流科技在內 " 中國技術 " 正開始以一種更核心、更基礎的方式重塑全球數字基礎設施的版圖,而菜鳥已然成為其中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