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道哥說車" 關注

撰稿:麻建宇
出品:道哥說車
點擊↑↑↑最新投訴案例登陸財圈社「汽車質量」小程序,30 秒完成投訴全流程,你的每一條反饋都將直通車企、監管部門和千萬車主圈。或者關注《道哥說車》《財圈社》公眾號,點擊下方導航條 " 汽車質量 ",進行投訴,我們將幫助你維護正當權益。
【文 / 財圈社 & 道哥說車 麻建宇】新能源汽車轉型浪潮給了造車新勢力巨大的關注度,但起初,也只是關注度而已。面對造車新勢力們的流量轟炸,傳統車企 / 品牌熱衷用 " 老牌 "、" 保有量 "、" 絕對銷量 "、" 可持續發展能力 " 來證明自己仍未被時代淘汰,所差不過是轉型節奏。
然而,今日的造車新勢力已經足以平視傳統車企……所謂長江后浪拍前浪,可能就快在國內汽車行業上演了。近日,造車新勢力紛紛公布了 10 月交付量成績," 金九銀十 " 最后的熱銷節點,它們終究創造了讓傳統車企感到危機的成績。

其余造車新勢力來看,月交付量超過 6 萬的有兩家,包括鴻蒙智行和極氪科技,月交付 4 萬 + 級別的有三家,包括小鵬、小米和蔚來。曾經 " 月銷過萬 " 進入 T1 的標準已經遠去,而該慌的或許也不是銷量下滑的理想汽車,而是廣大傳統車企們。
可能出一個前十 傳統車企已不敵造車新勢力?
就 10 月造車新勢力的交付量情況來看,零跑汽車的表現無疑令人驚訝。其月交付量首次突破 7 萬輛,連續 8 個月坐穩造車新勢力排行第一的寶座,再度領跑造車新勢力。但比這更值得關注的是,零跑撕開了造車新勢力銷量不如傳統車企的口子。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造車新勢力與電動化、智能化趨勢強綁定,但談及銷量,不會有人認為他們比傳統車企們更強。但,這次不一樣。參考乘聯分會此前公布的 9 月廠商銷量排名快報,零售口徑下,排名第十的廣汽豐田當月銷量 71220 臺,排名第九的特斯拉中國當月銷量 71525 臺。

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寶馬在中國市場交付了 14.71 萬輛新車,奔馳在中國市場的交付量為 12.5 萬輛,二者月均銷量為 4.9 萬輛和 4.1 萬輛。對比之下,傳統車企面臨的窘境可見一斑。與此同時,參考小鵬、小米、蔚來 10 月交付量站上 4 萬 + 的數據來看,能在類似細分市場硬剛 BBA 的,顯然已經不止鴻蒙智行和極氪科技了。
此外,深藍汽車、理想、方程豹 10 月銷量均超過了 3 萬輛,作為參考,2025 年 9 月,本田中國終端銷量為 54,544 輛,對比之下,傳統車企 / 品牌的壓力可見一斑。
理想失利 整個造車新勢力陣營崛起
零跑等開始平視傳統車企的同時,最早帶領造車新勢力平視傳統車企的理想汽車卻出現了節節失利的窘迫。10 月理想汽車交付量為 31,767 輛,同比下滑 38%,環比下滑 6.42%。此次統計中,理想汽車也是唯一的同比、環比均出現下滑的車企。
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在一次采訪中曾表示,汽車行業競爭激烈,一時的領先很正常,企業需持續保持危機意識。這句話,在理想汽車身上具像化了。今年以來,純電續航達到 300km 以上的增程車型開始涌入市場,中大型家用 SUV 新品也層出不窮,相比之下,理想主力 L 系列進入了生命周期中后期,同時被其視作希望的純電產品也還沒有開始發力。
理想汽車不得已進入了銷量增長停滯的階段。理想汽車 CEO 李想透露,理想 i6 上市后銷售火爆,訂單超過七萬臺,遠超預期。目前,公司正在聯合供應商解決產能問題,加快交付進度。至于純電路線會不會讓理想汽車重回巔峰,答案還需要等待市場的反饋。

其中,10 月,方程豹銷量為 31,052 輛,環比增長 28.7%,同比增長 415.3%。另據官方消息,鈦 7 車型上市后首個完整月銷量 20024 輛,成交均價超 21 萬。這意味著,打開城市方盒子市場的方程豹正漸入佳境。
另一個比較特殊的是極狐品牌,其 10 月銷量突破 23,387 輛,同比增長 110%,創歷史新高;今年 1-10 月,極狐累計銷量達到 111,198 輛。曾幾何時,極狐連年銷 5 萬輛的目標都難以達到。極狐近期銷量的猛增,主要在于純電小車極狐 T01 的上量,同時,從其產品矩陣來看,極狐的定位已經從原來的高舉高打,漸漸轉入大眾消費市場。
月交付量仍維持在 1 萬 -2 萬的嵐圖、阿維塔、智己盡管絕對銷量上不占優勢,也難以在當前環境下說自己是 " 第一梯隊 ",但他們的交付量均出現增長,且各有各的機遇,未來發展未必不會一鳴驚人。
總的來看,如今的造車新勢力已經從過去體量上的小透明,成長為中國車市中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該慌的或許也不再是一時銷量增長緩慢或下滑的造車新勢力們,而是曾經冷眼看待轉型的傳統車企們。
掃描上方二維碼登陸財圈社「汽車質量」小程序,30 秒完成投訴全流程,你的每一條反饋都將直通車企、監管部門和千萬車主圈。或者關注《道哥說車》《財圈社》公眾號,點擊下方導航條 " 汽車質量 ",進行投訴,我們將幫助你維護正當權益。
END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