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數智經濟
地平線創始人兼 CEO 余凱在今年與張小珺的訪談中,透露過一個相當宏大的目標。
" 地平線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是在智能駕駛上面要撒腿狂奔,做到世界第一,比第二名好十倍,這個時候主機廠也會擁抱你。"
熟悉地平線的人都知道,余凱的 " 豪言 " 有一半是建立在地平線擁有汽車智駕界最廣 " 朋友圈 " 的基礎之上。但地平線到底有沒有能力 " 比第二好十倍 ",當時還是有待驗證的。
8 月 27 日,地平線在 2025 年的業績中報中,用實力證明了余凱的野望。
報告顯示,地平線仍處于高速增長期,處于增收增利階段。地平線于 2025 年上半年實現營收 15.7 億元,同比增長 67.6%。其中,毛利潤為 10.2 億元,同比增長 38.6%。
目前地平線仍處于投入階段,本期經調整經營虧損為 11.1 億元。地平線距離盈利還有一定距離,主要是因智駕技術研發而產生的云服務投入,屬于技術成長的必要支出。持久運營層面上,目前地平線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儲備為 161 億元,公司抗風險能力充足。
業績高速增長,是車企與地平線合作共同實現智駕普及的結果。
行業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輔助駕駛滲透率從 2024 年底的 51% 上升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59%。短短半年,接近 10% 的消費者選擇投入到智駕的懷抱。
在智駕加速滲透的過程中,地平線繼續保持了智駕供應商的 " 霸主 " 地位。整個上半年里,地平線分別以 45.8% 和 32.4% 的份額蟬聯基礎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和整體輔助駕駛解決方案的市場份額第一,產品及解決方案合計交付量達到 198 萬套,實現了翻倍增長。在新一代產品征程 6 系列量產的推動下,地平線出貨結構進一步優化,中高階產品解決方案出貨 98 萬,實現了 6 倍增長。
就在 8 月,地平線舉辦了基于征程 6P 的 HSD(地平線城區輔助駕駛系統)全新端到端版本的大規模實測,并宣告了 HSD 年內即將首發搭載至星途 E05。這代表著,憑借高、中、低階智駕 " 全能 " 的征程 6 系列和 HSD,地平線成為了全球唯一一家智駕全能力覆蓋的科技企業。
" 我相信,全球消費者擁抱中高階智駕只是時間問題。"
正如余凱所總結。在 HSD 方案表現絲滑的前提下,地平線已經斬獲多家車企的十余款車型定點,并將在今年下半年逐步量產落地。在高階輔助駕駛時代,地平線再次成為了車企推動智駕普及的 " 最大公約數 "。
在智駕普及的 2025 年,眼見著地平線要問鼎智駕 " 世界杯冠軍 " 了。
征程 6 計算方案讓地平線跑得更快
征程 6 計算方案放量,是地平線增長再加速的核心原因。
本季度地平線經營的最大亮點是,業務營收結構發生了變化。
財務數據顯示,地平線產品解決方案業務收入 7.78 億元,為去年同期收入的 3.5 倍,占總收入的 49.7%;授權和服務業務收入 7.38 億元,同比增長 6.9%,占總收入的 47.7%。地平線的業務結構和營收比例,從去年的 1:3 變成了對半開的局面。
為什么業務結構變化對地平線意義重大?因為產品解決方案營收提升,代表著地平線的軟硬件技術實力正在加速兌現為成熟的產品解決方案價值。2025 上半年地平線產品解決方案收入較去年同期翻了 3.5 倍,地平線軟硬一體的技術價值開始更充分地釋放。
銷售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地平線的產品解決方案業務總出貨量為 198 萬套,同比實現翻倍增長。得益于征程 6 系列的量產,地平線中高階產品解決方案出貨 98 萬套,較去年同期激增 6 倍,并占總出貨量的 49.5%,合計貢獻了產品及解決方案業務超過 80% 的收入。綜合下來,地平線因中高階產品解決方案交付比例提升,單車價值量大幅提升至去年同期的 1.7 倍,進而使得整體產品解決方案業務實現 " 量價齊升 "。
地平線征程 6 系列出貨量暴漲,歸功于汽車智駕 " 向高而行 " 的需求。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 Canalys 預計,2025 年中國市場 L2 級及以上智駕功能滲透率將進一步抬升至 62%。在每三臺車就有 2 臺有輔助駕駛的市場中,車企要在智駕平權時代勝出,就必須要提高產品搭載的智駕能力。
汽車智駕市場正在從基礎 ADAS邁向 " 高階 " 的關鍵拐點。地平線的征程 6 系列,恰好可以滿足車企升級智駕能力的需求。
" 比亞迪原來是征程 2、征程 3 系列的大客戶,今年宣布智駕平權之后,之前購買的方案全面升級到了征程 6M",余凱介紹稱。針對征程 6 系列全年的出貨表現,隨著奇瑞、吉利、長安等搭載征程 6 計算平臺的產品進入量產階段,地平線預計全年出貨量還有相當大的增長空間。" 全年能做到出貨量 400 萬套左右 ",余凱說。
然而,智駕能力支持到城市 NOA 級別的征程 6M,顯然并不是地平線征程 6 系列的極限。在當前 15 萬級汽車產品普及城市 NOA 智駕的趨勢下,地平線支持 HSD 的征程 6P 也做好了量產準備。
"HSD 將是一個核彈級別的產品 "。
正如余凱的預期。地平線要讓過去價格高高在上的城市 NOA,也進入到 " 普及 " 階段。
地平線 HSD 落地拿下城區輔助駕駛
地平線的底氣,來自 HSD 把城市場景 " 打通關 " 的智駕表現。
2025 年 8 月,地平線發布了 HSD ( Horizon SuperDrive ) 發布了有史以來升級最大的版本,并舉辦了一系列實測活動。據了解,本次實測版本底層計算硬件是地平線征程 6P,算力為 560TOPS,對標市面上常見的兩塊英偉達 Orin X 的硬件方案。本次軟件算法是 " 一段式端到端 + 強化學習 " 升級,不再依賴規則兜底。
結合實際體驗和演示效果看到,最新的 HSD 保持了地平線一貫安全至上的駕駛風格的同時,整體靈活性和通過性已經非常接近人類水平。
例如在廣州汕頭龍眼南路,該場景最大特征就是復雜。通過演示看到,整條道路不僅非常狹窄,兩邊路上還停滿了隨時啟動的車輛。在整個行駛過程中,還有不斷穿梭的兩輪電動車和過馬路的行人。
面對如此復雜的路況,HSD 全程沒有出現任何非必要的停車等候,整體展現了極強的適應性。在車輛交會處,HSD 非常從容,大部分操作都是立馬繞行。在容易出現 " 鬼探頭 " 的角落,HSD 大部分決策是進行一個預防性的減速,在確認安全后,立馬快速通過。
在道路相對沒那么擁擠的路段,例如在廣州荔灣恩寧路段。該路段雖然是單行線,但路上存在大量電動兩輪車。在這種路況下,HSD 基本能保持在 10km/H 以上的行駛速度,車開得 " 一點都不慫 "。在面對兩輪電動車的占道博弈時,HSD 會選擇優先禮讓對方決策,等待兩秒后,HSD 立馬直接繞行。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操作并非 HSD 基于經驗和規則的決策。觀察車機屏幕看到,HSD 其實對路上的行人和車輛都看得 " 一清二楚 "。這足以證明,HSD 的駕駛動作是智駕系統 " 深思熟慮 " 的決策。觀察汽車速度表看到,駕駛全程沒有出現突然的加減速,從數據側證明了 HSD 開車的平穩性。
通過街區極端場景測驗看到,HSD 的駕車表現非常不錯。如果不重點關注駕駛員是否操作方向盤的話,會誤認為是人類司機在全程接管。
" 三年時間完成 100% 的 hands off (脫手開),五年時間完成 100% 的 eyes off (閉眼開),十年完成 100% 的 minds of(隨心開)。"
正如余凱對智駕能力發展的預期,HSD 目前的表現已經非常接近 hands off 階段了。
據了解,HSD 目前可行駛區域覆蓋城區、高速、鄉間小路、停車場等道路場景。針對智駕長期 " 頭疼 " 的連續彎道、多出口大型環島場景,HSD 都能做到精準感知與絲滑通行。在考驗智駕博弈能力和世界理解能力的直行待行區識別、盲區遮擋防御性駕駛、潮汐車道通行等復雜城區駕駛任務中,HSD 可以實現不依賴記憶建圖的園區漫游及車位到車位的流暢駕駛體驗。
橫向與當前行業智駕方案對比,地平線 HSD 能達到第一梯隊的表現。對比特斯拉 FSD,地平線 HSD 更適應中國街道特色的 " 外賣小哥 " 和小道通行場景。對比其他國內頭部智駕供應商的城市 NOA 方案,地平線 HSD 的表現算是 " 同級略好 ",主要差別是地平線 HSD 的反應(行動決策)稍快一些。
地平線 HSD 更快的反應,源自于地平線持續且不斷加大的技術投入。財報顯示,地平線報告期內的研發支出達到 23 億元,同比增加 62%,其中大部分為用于智駕訓練的云服務開支。
在持續對軟硬件一體的投入下,地平線 HSD 展現出了充分的技術優勢。對比行業普遍的 " 兩塊英偉達 Orin X+ 智駕軟件 " 的方案,地平線 HSD 能在更底層進行調優。而對于車廠來說,采用智駕供應商軟硬一體的方案還意味著進一步節約成本。畢竟軟件和硬件分開購買,終究是沒有 " 打包 " 服務省心。
軟硬一體,是地平線 " 批量 " 爭取車企合作的關鍵。
光錐智能發現,本次 HSD 首發搭載在星途 E05 上,這代表著地平線智駕又斬獲了一個車型系列,城區輔助駕駛也隨之將打入 15~20 萬級車型。面向下一步普及,地平線 HSD 目前已經獲得多家車企的十余款車型定點。
搭載自研征程 6P 硬件的 HSD 彌補了地平線此前在高階輔助駕駛產品線的不足。可以預見,對于地平線來說,HSD和征程 6P所形成的出貨增量,將再一次擴充公司的營收規模。
考慮到 HSD 擁有更可觀的售價,地平線的 ASP(Average Selling Price 平均銷售價格)勢必也會大幅提升,從而創造更大的營收規模及更健康的盈利能力,并繼續反哺研發投入,從而形成 " 良性循環 "。
十年出貨千萬地平線托起智駕的半壁江山
" 地平線十年沉淀了兩條戰略方法論。一是在沒有競爭的地方競爭,二是永遠不要在懸崖邊跳舞。"
誠如余凱在地平線 HSD 年度產品發布會時所言。在創立地平線的十年里,余凱曾無數次思考過智駕行業最本質的邏輯。在不斷將技術轉化成商業成果的探索中,余凱實現了從科學家到企業家的身份轉變。地平線也成為了中國汽車智能化浪潮中,不可忽視的一員。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2025 年 8 月,征程家族量產突破 1000 萬套,地平線成為國內首家達成千萬級出貨量里程碑的智能駕駛科技企業。地平線產品解決方案已獲得 27 家 OEM(42 個 OEM 品牌)采用,前十大中國 OEM 均為地平線客戶,為 600 萬名車主提供服務。要知道,全中國汽車一年一共也才 3000 萬臺銷量。按照地平線的量產規模算,搭載地平線智駕的汽車已經多到隨處可見。
余凱顯然沒有因地平線商業化成功而自滿。相比規模,保持技術領先才是運營好智駕公司的關鍵。
" 互聯網時代的產品邏輯是 " 洞見人間煙火 ",本質上是鏈接,得流量者得天下,得用戶者得天下。AI 時代的產品邏輯是‘逼近世界真相’。"余凱在今年汽車百人會上再放金句。
的確,互聯網時代的底層價值是梅特卡夫定律,其邏輯是簡單的 " 規模越大,價值越大 "。但在智駕領域,規模雖然會帶來大量訓練數據,驅動智駕系統快速迭代升級。但余凱也強調過,智駕不能完全依賴人類數據," 人類行為數據沒有價值,99% 的用戶數據不值得學習。" 因為端到端驅動的智駕訓練方式,終究還是在模仿人類。而智駕的最終目標,是超越人類。
地平線結合自身軟硬一體的優勢,針對智駕行業常見的端到端架構做了大量調整。
例如在感知部分,地平線最大化保留了傳感器原始數據中高維、無損的抽象特征(稠密模態信息處理),而非感知模塊簡化后的結果。換句話說,就是地平線的端到端智駕保留了更多環境的不確定信息,為整個架構留下了更充分的決策空間。
"智能駕駛的本質是功能價值,而非情緒價值。"
誠如余凱所總結。志在問鼎 " 智駕世界杯冠軍 " 的地平線,在推出高階輔助駕駛產品的同時,沒有忘記智駕行業的底線。
對技術的實事求是,正是全球汽車大廠與地平線一拍即合的原因。
2025 年開春,比亞迪、吉利敢于推進 " 智駕平權 " 的底氣,很大一部分來自地平線征程 6 系列的支持。隨著星途 E05 在今年量產,奇瑞旗下四大品牌也都成為了地平線的 " 盟友 "。不只是支持 HSD 的地平線征程 6P,在今年 8 月,地平線征程 6E(支持到高速 NOA 級別)也開啟了量產進程。據了解,目前首發搭載車型包括埃安霸王龍、名爵 MG4、榮威 M7 DMH 以及奇瑞等多品牌熱門車型。今年三季度,地平線預計還有更多搭載征程 6E 的車型進入量產階段。隨著地平線大量出貨,中國汽車的平均智駕實力也被 " 拉 " 到起步支持高速 NOA 的級別。
在中國智能汽車產業鏈 " 集體出海 " 的大時代里,地平線也帶來了好消息。大眾與地平線合資公司酷睿程 ( CARIZON ) 正在加速全場景輔助駕駛方案研發,預計于 2026 年落地在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多款車型上。在財報電話會上,余凱還提到地平線已經獲得兩家日本車企在國際市場的車型的定點。預計兩個項目將為地平線帶來 750 萬輛車的搭載量。
隨著接下來的出貨計劃,可以預見地平線的市場領先地位將更加穩固。
2024 年,據高工智能汽車數據顯示,地平線在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前視一體機計算方案排名第一。地平線以高達 43.58% 的市場份額扛起了中國智駕的 " 半壁江山 "。半年過去,地平線在中國自主品牌 ADAS 前視一體機市場份額增長至 45.8%;在中國自主品牌輔助駕駛計算方案市場份額增長至 32.4%。
在智駕普及下,中高階輔助駕駛成為車企 " 必爭 " 的 2025 年,有 1000 萬出貨的經驗的地平線,能繼續托舉起中國智駕的半壁江山。
光錐智能"AI 交流群 "已建立,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小助手微信(GZZN2019)溝通進群。
聯系我們
王一粟
創始人 / 主編
ID:cishicike000
※添加時請備注公司 + 姓名 + 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