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車提供純電與增程兩種動力版本,增程版預售 12.68 萬元,純電版預售 11.98 萬元,是為數不多的增程比純電貴的車型。

不過,由于埃安 i60 與埃安 V 在諸多方面都幾乎一模一樣,因此把 i60 增程版智駕當做埃安 V 增程版似乎也無不可。

埃安官方稱 i60 增程版油電轉化效率行業第一,虧電油耗為 5.5L 每百公里,綜合續航可達 1240km。


這套埃安全棧自研的平臺,在材料、結構、算法、制造四個層面構建了一整套的安全體系。




車尾部分的貫穿式尾燈與前臉燈帶形成了呼應,既有新能源車型的時尚感,又兼具了 SUV 產品的硬朗風格。



頻繁的動作背后,是埃安越來越嚴重的銷量焦慮。
9 月份,整個埃安品牌一共售出了 2.4 萬輛車,表現最好的是埃安 V 霸王龍純電的 6072 輛。

看總數似乎在一眾車企中也不算墊底,但是和 2023 年近 48 萬銷量的全盛時期相比,落差未免有點大。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埃安的困境就是——因 B 端而興,也因 B 端而敗。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2023 年售出的用于出租、網約車新車共計 85 萬輛,其中埃安就提供了約 22 萬輛,占其全年銷量的 45%,占這一年網約車新增總數約 25%。

但隨著網約車市場的快速飽和,埃安的市場表現也開始一路向下。
而且和另一位網約車霸主比亞迪不同的是,埃安應對市場下滑的策略是推出了高端品牌「昊鉑」,陸續布局了昊鉑 GT、SSR、HT 等車型。
但高端品牌的建設本就需要長期投入,經驗不足的埃安貿然進入之后,結果也是反響平平,昊鉑車型多數月份銷量不過百輛,反而影響了埃安在 15 萬元左右主力車型上的投入,導致車輛智能化水平一直落后競品。

旗下的 S 系列和 Y 系列是常常由于車機失靈或者卡頓被投訴,市場口碑也一降再降。
不過好在,埃安還有調整的時間。
在昊鉑品牌今年開始獨立運作后,埃安的資源和精力能夠能多的用于自身,業內也不斷傳出埃安內部從研發到產品、從渠道到營銷都有了一波大換血。
最明顯的變化是,雖然營銷方式可能還有待商榷,但埃安最近幾款車的產品力都很能打,如 9 月份推出的埃安 RT 就以 9.98 萬元起的親民價格提供了十分越級的體驗。市場反饋也比以往熱烈了不少。

目前 10 萬元左右市場,產品力依然是第一競爭要素,上汽名爵 MG4 就是靠著產品力的大幅躍升,銷量一舉從月銷 122 輛沖上了 月銷 11790 輛。
認真做好產品,埃安未必沒有重回巔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