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上汽集團旗下網約車平臺享道出行正式開啟 IPO 進程。
據港交所官網,10 月 28 日,享道出行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聯席保薦人為中金公司、國泰君安國際。
招股書顯示,享道出行為中國全場景智慧出行平臺,由上汽總公司發起成立,在發展過程中引入了 Momenta、高德、寧德時代等關鍵產業鏈投資者,業務覆蓋個人出行(網約車服務)、企業出行(車輛租賃)及未來出行(即 Robotaxi 服務)等多元場景需求。
其中,網約車服務是享道出行的核心業務,貢獻了近八成營收。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4 年,以交易總額( ( GTV)計,享道出行在國內網約車平臺中排名第五。
" 老大哥 " 滴滴三年前從美股退市,排名第二的曹操出行今年 6 月登陸港交所,開盤即破發。排名第三和第四的 T3 出行、首汽約車暫未有公開上市動作。此次報考上市的享道出行成色幾何?
三年半累虧 19 億 近八成營收來自網約車服務
享道出行背靠上汽,近幾年增長勢頭強勁。招股書顯示,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享道出行營收分別為 47.29 億元、57.18 億元及 63.95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16.3%。
2025 年上半年營收 30.13 億元,同比減少 2.8%,主要原因為網約車服務的營收下降。因完單量減少,享道出行網約車服務營收同比減少 5.4% 至 22.98 億元,2024 年上半年則為 24.28 億元。
網約車服務為享道出行的核心業務,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網約車服務收入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 71.1%、73.6%、78.0%、78.3% 及 76.3%。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享道出行的網約車服務已覆蓋中國 85 個城市,注冊司機數量約 106.2 萬名。2024 年,實現日均訂單超過 60 萬單,GTV 超 55 億元。
貢獻營收的另一主要業務為車輛租賃服務,主要通過 " 享道租車 " 為企業客戶提供汽車租賃服務。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車輛租賃服務收入占比分別為 20.1%、19.8%、17.0%、17.7% 及 18.7%。
此外,享道出行的營收來源還包括二手車銷售及其他,2025 年上半年,這兩塊業務收入占比為 5%。根據招股書,二手車銷售收入會根據車隊更新計劃及二手車市場情況有所波動。
雖然營收增長強勁,但目前享道出行尚未實現盈利。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錄得虧損分別為 7.82 億元、6.04 億元、4.07 億元及 1.15 億元,三年半累計虧損超 19 億元。
根據招股書,享道出行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毛利率和凈虧損率持續優化。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其毛利率分別為 1%、6.6%、7%,2025 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至 11.3%。凈虧損率則從 2022 年的 16.5% 收窄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3.8%。如果能夠延續這一趨勢,享道出行有望在不久后實現盈利。
過度依賴聚合平臺 自有平臺訂單量不足 2%
作為國內排名第五的網約車平臺,享道出行的網約車業務嚴重依賴聚合平臺。
根據招股書,享道出行通過自有渠道(享道出行 APP、微信和支付寶小程序)與包括高德打車、滴滴、百度地圖、騰訊出行和美團在內的聚合平臺為個人用戶提供網約車服務。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享道出行的網約車訂單量分別為 1.47 億單、1.72 億單、2.23 億單及 1.04 億單,其中來自聚合平臺的訂單量分別為 1.35 億單、1.59 億單、2.17 億單及 1.02 億單,占比分別為 91.8%、92.4%、97.3% 及 98.1%。
也就是說,近三年半,享道出行對聚合平臺的依賴越來越深,到了今年上半年,其自有平臺的訂單量已不足 2%。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長期依賴聚合平臺,用戶粘性也會轉移,用戶最后還是活躍在聚合平臺,而非自有平臺。
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享道出行的注冊用戶規模為 2000 萬,而月均活躍用戶為 1.27 億,意味著超 1 億用戶都活躍在聚合平臺上。
從成本角度來看,享道出行的經營開支主要包括研發開支、銷售開支以及行政開支,其中銷售開支占比最大,而超 7 成銷售開支都用在了給聚合平臺交傭金。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享道出行的銷售開支占總營收的比重在 10% 左右,分別為 5.26 億元、5.55 億元、6.15 億元及 3.09 億元,其中聚合平臺收取的傭金分別為 2.73 億元、3.27 億元、4.42 億元及 2.33 億元。作為對比,享道出行的研發開支分別為 1.71 億元、1.69 億元、8543.6 萬元、4458.3 萬元。也就是說,2025 年上半年,享道出行給聚合平臺交的傭金是研發開支的 5 倍。
事實上,對聚合平臺的過度依賴,享道出行不是個例,今年 6 月上市的曹操出行也存在這種情況。根據招股書數據,曹操出行從聚合平臺獲取的訂單量占比從 2021 年的 43.6% 增至 2024 年上半年的 83.1%,總交易總額依賴度也從 43.8% 升至 82.6%。
這種模式雖然短期內提升了訂單規模,但削弱了享道出行們作為獨立平臺的競爭力。所以業內也有一種說法,享道出行、曹操出行成了高德們的 " 打工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