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對于今年的一加而言,Ace 系列成了個難題】】】
在此前評測一加 15 時我們三易生活就曾指出,一加今年的 " 數字系列旗艦 " 與以往相比,似乎整體的設計理念變得更加 " 純粹 ",更專注于手感、性能、游戲和快充表現了。
對于一加手機的老用戶來說,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因為這就意味著一加 15 會更接近于他們記憶中,那些經典的 " 產品形象 "。
但對于一加自己而言,這其實又可能是一個略顯尷尬的狀況。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過去,一加的數字系列旗艦主打 " 全能 "、甚至是偏影像旗艦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打造出了 Ace 這條產品線,用于滿足只要性能和游戲的那部分消費者。
那么在今年的數字系列旗艦更偏 " 性能向 "、" 游戲向 " 后,Ace 系列新機又要怎么才能做出差異化呢?
帶著這樣的好奇心,我們就開始了此次對一加 Ace 6 的評測。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外觀:完全家族風格新造型,用料和工藝都大升級】】】
眾所周知的是,此前一加第一款完全換用 " 新造型 " 的機型是一加 13T,但這畢竟算是一款并不那么大眾向的 " 小屏旗艦 "。
所以對于很多人而言,他們真正接觸到、一加告別過往設計風格的機型,反而可能是一加 Ace 5 系列里的 " 至尊版 "。
不過無論是與一加 13T、還是一加 15 相比,一加 Ace 5 至尊版的造型顯然都不是那么 " 合拍 "。相比之下,一加 Ace 6 就很明顯與現款旗艦的新設計 " 一脈相承 " 了。
比如,可以明顯地看到,一加 Ace 6 使用了與一加 15 相似的 " 金屬魔方 " 后攝模組造型。一方面,簡約一體的金屬 Deco 造型更簡潔,一眼就能看出是本世代一加新機的 " 身份 "。
另一方面,作為一款主打 " 游戲向 " 的機型,一加 Ace 6 這個小尺寸的簡約 Deco,還能起到改善游戲時握持手感的作用。
當然,說到手感,一加 Ace 6 也有 " 絲綢玻璃 " 材質的機身,以及帶有 " 黃金 R 角 " 的鋁合金材質中框。
而且從機背玻璃的細節來說,一加 Ace 6 這次提供的 " 快銀 "、" 閃白 "、" 競黑 " 三個版本各有各的特色。其中,快銀版融入了時下少見的高亮漸變元素,而 " 閃白 " 和 " 競黑 " 則依托 " 低閃 AG" 工藝,主打深邃的純色質感與柔滑且抗指紋的手感。
最后,一加 Ace 6 的機身厚度為 8.3 毫米、整機重量約 213 克。對于一款配備了 6.83 英寸屏幕、提供 7800mAh 大容量電池的性能向機型來說,這算得上是意料之外的輕薄程度了。再加上 IP66&IP68&IP69&IP69K 的 " 滿級防塵耐水 ",就足可見得這款 Ace 系列新機在做工、用料上的進步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屏幕:165Hz 超高刷旗艦屏,還有頂級觸控用料】】】
接下來我們將一加 Ace 6 翻到正面,來聊聊它的屏幕配置。
從官方公布的參數來看,一加 Ace 6 的一大亮點,就是它這塊同檔唯一的 165Hz 超高刷新率屏幕。
相關技術信息顯示,這塊屏幕與一加 15 用的 " 第三代東方屏 " 一樣,都采用了一加定制的 Display P3 屏幕芯片,并擁有全新設計的電路結構和控光算法。
從我們監測到的客觀數據來看,一加 Ace 6 的屏幕分辨率為 2800*1272。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它在 " 性能向 " 機型里還少見地支持 HDR10+、杜比視界,這兩個較為高端的 HDR 標準。這就意味著在觀看視頻時,一加 Ace 6 也可以支持部分平臺最高等級的 " 會員清晰度 "。
除此之外,一加 Ace 6 也在這塊屏幕內部集成了 " 靈犀觸控芯片 " 和游戲手柄級別的陀螺儀。前者支持 330Hz 的五指采樣率和 290Hz 的十指采樣率,結合旗艦同款的 " 觸顯同步 " 架構,實現了觸摸信號與顯示動作的節拍一致性,以避免傳統異步處理帶來的操作斷層,使得觸控穩定性提高了 38%。而后者則是解決傳統手機陀螺儀易受溫度影響的弊病,令一加 Ace 6 在重負載游戲里避免了以往陀螺儀 " 抖動 "、" 不靈敏 " 的問題,能夠有效提升對局勝率。
雖然一加方面并沒有明確,一加 Ace 6 這塊 165Hz 屏幕和一加 15 的是否有 " 血緣關系 ",但除了相同的刷新率和觸顯同步架構之外,包括 " 明眸護眼 " 功能,以及屏下超聲波指紋硬件,它都采用了 " 旗艦同款 "。不難看出,在一加 15 上打響了超高刷屏幕的口碑后,一加如今正在將這個優勢進一步推廣到這一代的全系產品線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性能:搭載驍龍 8 至尊版,實測常溫性能釋放就很強】】】
雖然在造型、做工和屏幕配置上,一加 Ace 6 大量復用了旗艦一加 15 的成功經驗,但在 SoC 的選型方面,自然就沒辦法再那么 " 豪橫 " 了。
好在即便是定位次旗艦的一加 Ace 6,現在也有了驍龍 8 至尊版這樣口碑極佳的 " 神 U" 可用。再加上最高 16GB LPDDR5X 內存和 1TB 的 UFS4.1 存儲,一加 Ace 6 的性能還真不見得比很多現在價格更高的旗艦機要低。
況且一加 Ace 6 也配備了旗艦同款的 " 風馳游戲內核 ",根據我們此前的實測結果顯示,這可能會為它在低負載游戲場景帶來明顯的能效優勢。
GeekBench 6.5 常溫(左)與低溫環境(右)跑分成績
至于跑分,或許是因為一加 Ace 6 的定位更 " 純粹 "、機身里也有更多余裕可用于散熱的原因,在我們的測試中,它的常溫與低溫成績相差相當小。換句話說,這就意味著一加 Ace 6 在常溫下也有積極的性能調度策略。
3DMARK 常溫跑分成績
3DMARK 低溫環境跑分成績
這種 " 常溫與低溫跑分差距很小 " 的情況,在 3DMARK 中也同樣成立。
換成安兔兔評測 V11 后,我們手頭這臺一加 Ace 6 跑出了常溫 335 萬 8817 分、低溫環境 355 萬 5981 分的成績。這就意味著它在低溫環境下的極限性能、特別是其中 CPU 部分的性能釋放,甚至已經能追平一些調校偏保守的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機型了。
那么這代表著什么呢?從技術角度而言,這或許意味著一加對于驍龍 8 至尊版的調校特別 " 上心 ",而且在新系統、新驅動、新底層技術的加持下,使得其煥發出了完全不弱于繼任者的 " 潛力 "。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就讓我們更加好奇一加 Ace 6 的性能、游戲表現,會不會甚至能與一加 15" 掰掰手腕 "?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游戲:旗艦同款風馳游戲內核,優化反而做得更好】】】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對一加 Ace 6 的游戲性能進行實測。
《王者榮耀》 平均幀率 121.50 平均功耗 2339.28mW
首先,當然還是最基礎的《王者榮耀》。一加的 " 風馳游戲內核 " 一如既往地在這個低負載游戲中沒有讓我們失望,不僅幀率是一條直線,甚至讓驍龍 8 至尊版跑出了接近后續型號的超低功耗水平。
《王者榮耀》超幀 + 超分 平均幀率 121.47 平均功耗 2412.28mW
即便打開手機自帶的超幀超分功能,一加 Ace 6 的在低負載游戲里的功耗也沒有出現明顯增長。
《暗區突圍》 平均幀率 124.31 平均功耗 5129.50mW
《暗區突圍》 超幀超分 平均幀率 124.33 平均功耗 5359.62mW
加大測試壓力,在《暗區突圍》里,一加 Ace 6 的性能釋放明顯高了不少。雖然距離理論上的 165FPS 設置上限仍有一段差異,但在目前我們測試的這個版本里,它的高刷幀率還是非常穩的。
《卡拉彼丘》 平均幀率 109.93 平均功耗 3405.22mW
針對最近剛剛上線的新游,我們也測了一下一加 Ace 6 的 " 兼容性 "。實測表明,喵拉喵丘的優化果然和它在 PC 上的表現一樣,爛得一如既往。但一加 Ace 6 好歹有接近 110FPS 的流暢度和不到 3.5W 的平均功耗,表明此時它還有很大的 " 性能余量 "。
《鳴潮》 平均幀率 59.41 平均功耗 3442.84mW
接下來是高畫質、大場景的《鳴潮》。不得不說," 風馳游戲內核 " 在驍龍 8 至尊版上的效果顯然優化得非常到位,它甚至能將這個高負載游戲的平臺功耗壓在 3.5W 以下。
《鳴潮》超分 + 游戲內超幀 平均幀率 60.36 平均功耗 3248.86mW
更有意思的是,一加 Ace 6 甚至在沒有 " 獨顯芯片 " 的情況下,解決了傳統 GPU 超分算法所容易帶來的高功耗難題。但我們暫時還無法判斷,這是否是因為一加 Ace 6 也使用了一加 15 上同時調用 NPU+GPU 進行超分超幀處理的思路。不過很顯然,它的效果是非常喜人。
《崩壞:星穹鐵道》 平均幀率 59.92 平均功耗 5191.68mW
《崩壞:星穹鐵道》超分超幀 平均幀率 119.94 平均功耗 6449.38mW
最后一個測試游戲,自然便是《崩壞:星穹鐵道》" 黃金的時刻 " 場景。令人驚喜的是,一加 Ace 6 在這個環節里功耗依然低得可怕,甚至可以說完全壓制到了與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機型相同的水平。盡管在開啟機內超幀超分后,它的平均功耗有所上漲,但依然算是非常低的水準,甚至比一加自己同期發布的 " 真旗艦 " 一加 15 還要低。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充電:7800mAh+120W 快充,策略很 " 電競 "】】】
眾所周知,隨著高硅負極技術的進步,如今智能手機的電池容量和電池能量密度都越來越大了。但與此同時,許多這些 " 大電池機型 " 在快充配置上也普遍出現了退步。
在這個背景下,一加 15 和一加 Ace 6 是極少數能讓我們感到興奮,既有超大電池、又兼容了 120W 有線快充的機型。那么,它的實際充電速度又如何呢?
按慣例,我們先將電量消耗到僅剩 1%,然后使用包裝里自帶的 120W 快充頭和線材進行測試??梢钥吹?,一加 Ace 6 在最開始的 5 分鐘里,充電速度非常非常激進,僅用時 5 分鐘就充入了 20% 的電量。
第二個 5 分鐘一加 Ace 6 充入的電量比例略有下降,但仍高達 16%。到了第三個 5 分鐘,這個數字則變成了 14%。
之后的 10 分鐘里,一加 Ace 6 的充電速度基本上穩定在每 5 分鐘 12% 左右。
不過當電量達到 80% 左右后,一加 Ace 6 似乎就進入了涓流養護模式。
可以看到,雖然僅用半小時就從 1% 充到了 84%,但一加 Ace 6 的電池養護也相對耗時,用了 38 分鐘才完成這最后 16% 的充電。換句話說,一加 Ace 6 的就是非常明顯的 " 游戲向 " 充電策略,更鼓勵玩家在游戲間隙就充個 5-10 分鐘,或者最多半小時,以換取能 " 妥妥玩一天 " 的續航能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總結:頂級性能、旗艦做工,它還真有點 " 下克上 "】】】
此前在測試一加 Ace 5 系列機型時,雖然它們憑借著強勁的性能給我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但或許是彼時的數字系列旗艦在定位上更偏 " 全能向 ",所以一加 Ace 5 系列并沒有帶來 " 下克上 " 的感覺。
但到了一加 Ace 6,就不得不說它是真的讓我們有了一種、比一加 15 似乎還要更適合性能愛好者和游戲玩家的感覺。
一方面,不得不說驍龍 8 至尊版直到今日,依然稱得上是沒有任何短板的 " 神 U"。特別是考慮到它的 CPU 與 GPU 架構都與現款旗艦 SoC 基本一致,其實也讓我們對一加 Ace 6 后續的長期軟件優化以及系統更新毫不擔心。
另一方面,無論是 165Hz 的超高刷屏幕、行業里數一數二的觸控硬件配置,還是難得的大容量電池 +120W 快充,甚至是可能比一加 15 調校得更成熟的 " 風馳游戲引擎 ",也都讓一加 Ace 6 具備了今年數字系列旗艦在性能反面的絕大多數 " 同款 " 體驗優勢。
在此基礎上,一加 Ace 6 甚至還有今年 " 性能向機型 " 里數一數二的金屬中框和細膩玻璃機身。再加上它還首發了一加到目前為止最先進的導熱材料,并因此得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常溫環境性能釋放水準。不得不說,不管是從機身質感、性能、配置,還是 " 誠意 " 上,一加 Ace 6 都有著足夠優秀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