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月 23 日,據 Omdi 發布的研究報告,預計 2025 年全球短劇市場規模突破 110 億美元,收入規模接近免費流媒體頻道 ( FAST ) 的兩倍。Omdia 認為,短劇已成為移動優先視頻娛樂領域的重要類別,一場由 " 碎片時間 " 引發的娛樂革命已勢不可擋。
Omdia 報告還指出,中國憑借龐大的受眾和移動端觀看趨勢,貢獻了 83% 的總收入。
短劇的爆發絕非偶然。在信息爆炸與注意力稀缺的今天,它以 " 三分鐘一集、一秒一反轉 " 的極致節奏,精準填補了通勤、排隊、睡前等碎片化場景的娛樂空白。Omdia 分析師 Maria Rua Aguete 指出,短劇正成為數字娛樂生態的核心,介于社交視頻與傳統影視之間,標志著數字內容演進的下一個階段。
當前短劇日均用戶觀看時長遠超長視頻平臺,已成為碎片化消費時代用戶注意力的核心聚集地。
QuestMobile 數據顯示,字節跳動旗下紅果短劇 APP 于 2023 年 8 月上線,憑借著字節跳動的生態優勢,上游番茄小說為其提供了豐富的 IP 資源,下游抖音平臺為其提供了精準的流量入口,通過算法推薦將短劇內容精準觸達目標用戶。上線僅 1 年半月活用戶便突破 2 億,2025 年 6 月首次超越優酷等老牌長視頻平臺,不到 2 年時間,紅果短劇就實現了將近優酷 10 余年積累的用戶規模。




當行業還在討論 " 短劇能否取代長視頻 " 時,上海戲劇學院院長厲震林已提出更宏大的愿景:短劇不應局限于內容本身,比如它可以制造熱點,也可以和商旅文體展等緊密結合起來。他以《我的阿勒泰》為例,這部短劇播出后,新疆阿勒泰地區旅游搜索量暴漲 300%,直接帶動了阿勒泰當地的旅游業。大家也可以把它想象成綜藝、廣告、心理情感治療手段等等。
短劇還可與品牌聯名推出 " 劇情廣告 ",可結合 AI 技術讓用戶自編自演 " 數字分身短劇 ",甚至為逝者定制 " 療愈短劇 " 以緩解哀傷。厲震林鼓勵青年創作者:" 未來,短劇可能是綜藝、廣告、心理治療的混合體,甚至由觀眾用 AI 共創內容——這將是藝術與技術的雙重革命。"
當然,短劇的狂飆突進也面內容同質化、版權糾紛、過度依賴算法推薦等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已證明一種可能:在注意力經濟時代,內容無需 " 長而深 ",亦可 " 短而美 "; 娛樂不必 " 高大上 ",亦可 " 接地氣 "。
前瞻經濟學人 APP 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絡視頻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 咨詢 / 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 APP】,還可以與 500+ 經濟學家 / 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 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