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十年間,保時捷究竟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不過,物極必反的定律也在保時捷身上上演。2024 年,保時捷全球銷量同比下滑 3%。今年前三季度,保時捷全球銷量僅為 21.3 萬輛,同比下降 6%。

買一輛保時捷新車,除了車價、保險等基礎花費,加上各種 " 強制 " 安裝的裝潢配置,多花 10 萬元都已經是 " 大幅優惠 "。
不過,這并沒有妨礙中國富人入手保時捷。2021 年,保時捷在華銷量達到 9.57 萬輛的歷史峰值。然而,這場中國富人與保時捷之間的 " 雙向奔赴 " 在 2022 年戛然而止。
2022 年至 2024 年,保時捷在中國的銷量一路跳水,分別同比下滑 2.5%、15% 和 28%,2024 年中國從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跌至第三位。到了今年前三季度,銷量數字再同比下降 26%。

從最賺錢到虧錢,奧博穆和保時捷的這十年,既嘗到了時代的紅利,也遭遇了時代的 " 毒打 "。這個攤子,留給了臨危受命的下一任 CEO。

現在的中國市場,富人要買車可不止保時捷和 BBA 這些選擇,他們的車庫里現在多了仰望 U8、仰望 U9 等國產豪車,問界 M9、理想 L9、小米 SU7 Ultra 等主流車型也倍受歡迎。
不過,保時捷似乎對此不屑一顧。奧博穆曾公開表示,并不將小米視為直接競爭對手,小米的低價策略并不能與保時捷的 " 駕駛能力 " 相提并論。
話雖如此,要想重新從國產新能源豪車手中搶回市場,不管是自愿還是被迫,保時捷都要電動化轉型。
保時捷曾在 2022 年 11 月的投資者大會上高調宣布 "2030 年純電車型占比超 80%" 的目標,計劃推出純電 Macan、718 等車型。

到了 9 月,保時捷再次 " 掉頭 ",官宣推遲純電 718 等車型上市,下一代 718 Boxster 和 Cayman 的高性能版將繼續搭載燃油發動機,并將燃油車生命周期延長至 2030 年,與最初的電動化目標相去甚遠。
今年上海車展期間,奧博穆向媒體表示未來兩到三年內,保時捷可能停止在中國市場銷售電車。消息一出輿論瞬間炸鍋," 保時捷擬退出中國電動市場 " 迅速登上車圈熱搜。
不過," 子彈 " 只飛了 12 個小時。
次日上午,保時捷中國官方明確表示 " 相關消息是誤讀 ",強調 " 保時捷在中國仍將堅定不移地推進電動化進程,也將加快提供產品數智化本土解決方案 ",并透露 " 下一款純電車型將是全新的純電動 Cayenne,計劃 2026 年推出 ",相當于又給市場畫了一個餅。

當然," 有錢人的口味很難說的 ",保時捷也并非一成不變,加上新任 CEO 新官上任三把火,說不定下一個消費周期里保時捷又東山再起。只是,光靠現在的老本,保時捷的底氣恐怕沒那么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