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價值官解讀:
ID:wenyujiazhiguan
這個國慶檔,引發觀眾熱議的不是電影,而是一部零宣發 " 空降 " 的都市劇《許我耀眼》。該劇在騰訊視頻上線后,不僅以 32000 的熱度值打破了都市劇紀錄,云合榜單上更以 40% 的市占率 " 吸干 " 了大盤流量。《許我耀眼》中女主角的造型穿搭也成受到了網友的追捧,抖音上許妍同款穿搭話題播放量破億,淘寶同款搜索量暴漲 470%。 網友調侃," 追劇追出了逛街的感覺。 "
與熱度相伴而生的是兩極分化的口碑,有人贊譽其 " 節奏爽快 ",也有人質疑 " 高開癲走 "。有人評論稱其是 " 走短劇的路,讓短劇無路可走 ",也有人聯想起了《回家的誘惑》等古早豪門狗血劇。
在文娛價值官看來,《許我耀眼》將短劇的敘事節奏、古早狗血劇的情感張力,與長劇的制作質感相結合,形成了一種 " 既新又舊 " 的獨特風格,成為短劇 " 大軍壓境 " 之下長劇轉型的一個有趣范本。這部劇的成功,是短劇化敘事的勝利,還是長劇價值的回歸?面對短劇的沖擊,都市劇是否只能走向 " 癲狂化 "" 狗血化 "?
走短劇的路
讓短劇無路可走?
隨著國慶期間的熱度升溫,"# 許我耀眼短劇化了嗎 #" 登上了微博熱搜,代表不少觀眾與大 V 對該劇的第一觀感。確實,《許我耀眼》有著顯而易見的短劇特征。
它摒棄了傳統長劇的鋪墊模式,以近乎 " 瘋狂 " 的節奏推進劇情:僅用 2 集完成戀愛到結婚的全過程,4 集實現女主從職場策劃到新聞主播的逆襲。開篇即上演 " 假父母見親家 " 的緊張戲碼,隨后更是幾乎 "12 分鐘一個反轉 ",假父母險些露餡、婆婆直接甩出 DNA 報告等高潮場面迭出。

然而,若將《許我耀眼》簡單歸類為 " 長劇短劇化 ",則忽略了它在劇作上 " 調和長短 " 的平衡術。與短劇不同,該劇并未追求短平快的簡單刺激,而是巧妙運用身份危機制造持續懸念。編劇始終讓女主處于被揭穿的邊緣,使觀眾代入其視角一同提心吊膽,隨后又引入感情矛盾等多重沖突。這種一波三折的敘事效果,恰恰是短劇因時長所限難以實現的。
將短劇故事框架移植到長劇中,通過更完整的情節渲染和精致制作,帶給觀眾更加沉浸式的觀感,《許我耀眼》掌握了短劇構建吸引力的精髓,卻沒有放棄長劇的敘事深度。
該劇的內核實質是長劇的質感與深度。導演運用如希區柯克變焦、一鏡到底等電影運鏡手法,提升了敘事的高級感。劇中 230 套高定服裝、真實翡翠首飾等細節,不僅強化了視覺品質,更賦予女主許妍的 " 向上掙扎 " 以真實可信的細節支撐。
在人物塑造上,許妍絕非扁平化的 " 惡女 "。她的謊言背后有著原生家庭創傷的合理動機——被剝奪升學機會、被原生家庭剝削的經歷,為她的行為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心理基礎。她坦言 " 有野心有手段并不是句壞話,有能力也不需要不爭不搶 " 時,觀眾看到的是一個復雜而立體的當代女性形象。這種人物塑造的復雜度與深度,是短劇因篇幅所限難以企及的。
夢回芒果黃金檔
古早狗血劇還魂?
在爭論《許我耀眼》是否過度討好短劇觀眾之外,還有另外一種聲音:這種快節奏、強情緒的敘事本就是收視率時代的長劇傳統,并非創新或降級。如一位觀眾所言:" 這類劇情不算新鮮,湖南衛視以前播過《妻子的謊言》和《因為愛情》,都是隱瞞家庭背景嫁入豪門的設定。"

該劇可被視為古早狗血劇的現代升級版。它保留了古早劇的核心沖突模式,但摒棄了其拖沓的敘事節奏和粗糙的制作水平。許妍的 " 身份謊言 " 設定,與《妻子的謊言》中女主隱瞞家庭背景、《因為愛情有多美》中女二編造謊言嫁入豪門的橋段一脈相承,卻在表達方式上實現了升級。
《許我耀眼》煥新重塑了古早都市劇的狗血套路:真實奢侈品植入增強 " 豪門感 ",演員演技撐起復雜人物,劇情在狗血中嵌入現實批判。對 " 老錢風 " 的嘲諷、對原生家庭的深刻刻畫,都使觀眾既獲得爽感又不失代入感。

《許我耀眼》的熱播表明,古早狗血劇的情感結構依然有效,只是需要更精致的包裝。觀眾仍然為 " 逆襲 "" 復仇 "" 階層跨越 " 等經典母題心動,但要求這些元素以更符合現代審美的方式呈現。從電視時代到流媒體時代,觀眾的觀劇習慣發生巨變,但對戲劇沖突的根本需求未變。
《回家的誘惑》到《許我耀眼》
都市劇只能走向抽象癲狂?
《回家的誘惑》作為古早狗血長劇的代表,在 2011 年創下城市收視率 5.2%。收視份額 26.7% 的紀錄,甚至打敗了韓劇《大長今》,主題曲 " 為所有愛執著的痛 " 傳唱大街小巷。這部劇的成功源于其極致的情緒宣泄功能。林品如從受盡欺凌的賢妻良母到冷艷復仇女神的轉變,精準擊中了觀眾對 " 手撕渣男、逆襲翻盤 " 的情感需求。

古早狗血長劇的沒落源于多重因素。隨著觀眾審美迭代,對過度夸張的倫理沖突產生疲勞,市場轉向更現實主義的作品。創作環境也發生變化:審查機制收緊,復仇、出軌、整容等敏感元素難以充分展開。
2011 年前后正值傳統家庭倫理與現代價值觀激烈碰撞期,觀眾對 " 婚姻復仇 " 題材有強需求。如今女性議題轉向職場獨立、自我成長,極端狗血敘事顯得脫離現實。《回家的誘惑》的成功難以復制,因為它誕生于特定時代背景:電視仍是主流媒介,觀眾對長篇劇集有較高耐受度。當下社會語境已發生根本變化,女性意識覺醒使觀眾更青睞關注職場獨立的角色,而非等待復仇的受害者。
古早狗血劇的興衰給當代創作者的啟示是:狗血元素本身具有跨時代的吸引力,但需要根據當下審美進行升級。《許我耀眼》的成功正在于它保留了狗血劇的情感張力,卻摒棄了其價值觀的滯后性,使許妍的 " 惡 " 有其社會根源而非為惡而惡。

然而,過度追求爽感可能滑向 " 抽象癲劇 ",削弱現實共鳴。不少都市劇情節被批脫離現實,如 " 月薪八千背奢牌 "、創業線 " 一夜成名 " 等懸浮設定。價值觀博弈也是關鍵問題——女主 " 不擇手段向上爬 " 的野心敘事,既被部分觀眾贊為 " 反套路覺醒 ",也被批 " 價值觀扭曲 "。
真正的創新需要在迎合市場需求與引導審美提升間找到平衡點。如業內專家所言:" 都市劇應該突破類型束縛,使創作進一步回歸真實的都市生活,思考‘更好生活’的定義。"
當下觀眾既渴望短劇提供的即時情緒釋放,又難以割舍長劇帶來的情感深度共鳴。未來的劇集創作,既不是短劇的簡單加長,也不是古早長劇的機械復刻。真正的突破在于尊重觀眾的時間與智商,在精致制作與深度敘事間找到平衡點。當劇集能同時提供 " 不費腦的沉浸感 " 與 " 值得深思的現實觀照 " 時,它便能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脫穎而出。
本文為文娛價值官原創作品。
郵箱:meiqi402@163.com
歡迎關注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