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們不是寫了嘛?
沒想到,這篇文章評論區直接被引爆——
「oi!看看科慧旁邊的中建鳳榕臺呀!停車費一個月 900 元,只有臨停,不設月保!」
「鳳榕臺的物業費和科慧一樣,都是 2.8 元 / 平 / 月,停車費每月還高達 900 元,是周邊小區的 2-3 倍!到底誰是大冤種…」
「黃埔知識城停車費都沒那么貴,人家才 300 元 / 月左右。」
「比什么黃埔知識城啊,我在天河停車也才 300 元一個月。」
可怕…如果這是真的的話,在增城停車,竟然要比黃埔、天河還貴,倒反天罡啊啊啊
那么,情況屬實嗎?我扒了一下。
" 中航城 200,科慧 400,我們 900!"
鳳榕臺業主:何德何能…
據業主爆料——
中建鳳榕臺一共分兩期收樓,他們 1、2、10、11 棟屬于第一批收樓業主,于去年 11 月入住。
因為入住的人還不是很多,小區物業也一直沒有公示停車收費標準,兩邊算是 " 相安無事 ",直到——
今年 4 月底,房企一張公告,一下把業主們震暈了。
圖源業主
如你所見,這張公告的出具時間顯示為 2025 年 4 月 29 日;
房企稱,「為規范小區地下停車場車輛管理,現階段業主裝修、搬家、訪客等情況較多,為避免車輛亂停亂放,占用業主產權車位,將對地下停車場未售車位提供臨時有償停放服務;
來訪車輛停放,3 元 / 小時,超過兩小時且不滿 12 小時的按 15 元計收;停車 12 小時至 24 小時限價收費 30 元;
預計于 2025 年 6 月 1 日啟動臨停收費。」
什么意思,給大家翻譯一下:
1、鳳榕臺停車收費,業主和外來客沒差,全部按臨停收、沒有所謂的月保;
2、臨停 1 天限價 30 元,也就是說,業主停車一個月要給 30*30=900 元!!
圖源業主
這么貴的停車收費標準,居然在增城朱村見到,也算是小刀剌屁股,開了眼了!
業主表示,「周邊小區就沒有敢這樣獅子大開口的!」
看保利中航城,臨停 1 小時 2.5 元,1 天限價 15 元,臨停 30 天也才 450 元;
關鍵是人家有月保,一個月 200 元了事。
賽寶花園,臨停 1 小時 2.5 元,1 天限價 15 元,同樣 1 個月最多只要 450 元。
江山時代花園,臨停 2.5 元 / 小時,一天限價 20 元;月保 350 元。
西福藍灣,臨停 2.5 元 / 小時,一天限價 15 元;月保 400 元。
朱村最大的小區——科慧花園,現在停車一個月也是 400 元左右……
業主不禁想發問,朱村板塊這些樓盤,差不多地段、配套、房價、物業費,到停車收費這一步…
鳳榕臺到底 " 何德何能 " 一個月開價 900 元,比其他小區(200-450 元 / 月)足足貴 1-3.5 倍呢?!
關于這一點,在此之前,他們幾次三番找到了房企、物業方、包括街道辦、增城住建局等多個單位抗議申訴。
終于在最近,有了結果!可惜……
臨停從 900 元 / 月降到 600 元 / 月!
還是太太太貴了!
業主跟我說,他們一開始曾找到物業方交涉。
尷尬的是,現在小區物業中心的工作人員寥寥,有什么事基本都推給項目的營銷部門。
喏,營銷部門就在小區門口這個小門店
那么,他們是怎么說的?
一句話,「一切有理有據哈,業主可以回去看當年和房企簽訂的商品房購房合同。」
依據業主出示的購房合同,附件十二確實有小區車位租售情況的規定。
圖源業主
合同主要明示了三點——
1、房企臨停收費標準,的確出自合同,附件十二點第四條,這點無法辯駁;
2、但與此同時,合同寫明,小區停車收費標準需要根據項目周邊直徑 3 公里內的同類型項目作為參考,鳳榕臺參考在哪里,業主很難理解;
3、合同黑體加粗明明寫的是要明確停車場臨停、月保的收費標準,但只見臨停、不見月保,這是否是合同的漏洞?!
沒辦法,業主只能轉戰街道辦和區住建局。
6 月 16 日,朱村街道辦回應了。
街道辦稱,購房合同既然有相關臨停收費約定,那照章辦事即可;不過,還是聯系了樓盤負責人,要求企業增加月保服務。
同樣地,區住建局的回應也是希望項目新增月保服務,還給業主合理權益。
7 月 21 日,業主們迎來了房企最新調整的停車收費公告。
好消息是,收費標準終于降了!
壞消息是,臨停從 900 元 / 月降到了 600 元 / 月,與周邊(200-450 元 / 月)的收費水平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圖源業主
公告顯示,「車輛臨時停放,3 元 / 小時,超過 5 小時不滿 12 小時按 15 元計收;12-24 小時限價 30 元;
同一輛車牌月累計臨停收費超 600 元,不再收取超出部分的臨停費;同一輛車一年內臨停超過 6000 元的,不再收取超出部分臨停費;同一輛車可預存臨停費 5300 元進行逐次劃扣,一年內累計劃扣 5300 元的,不再收取超出部分的臨停費;
預計于 2025 年 8 月 20 日啟動停車收費。」
一路看下來,簡單說就是:
「臨停 3 元 / 小時,一天限價 30 元,這點沒啥太大變化;
但多設了 3 個臨停的收費上限:每月最高 600 元 / 月;每年最高 6000 元 / 年,折合每月 500 元 / 月;直接大額預存的話,一年算你 5300 元,折合每月 441 元 / 月。」
可按正常來說,大家真的會在停車費一下預存這么多嗎?
如果按每月 600 元算的話,鳳榕臺停車費依然比板塊小區高出 33%-200% 左右。
對于新方案,很多業主仍然不愿接受。
那么,房企這邊的態度又是如何?
剛剛,我以 " 匿名 " 的方式打探了一下。
對方的表態是,「目前鳳榕臺的停車費絕對是合理的;
還是看回業主和房企之前的合同約定吧,參考周邊 3 公里同類型項目,劃重點,參考內容包括不限于開發年限、戶型面積、車位配比、物業服務等;
保利中航城月保 200 元,可人家是 2016 年開發啊;鳳榕臺是近兩年才開發的,完全不可比;
要比也是和科慧花園,據我所知,科慧說是說月保 400 元,但其實需要年交 4800 元,折合下來每月才能 400 元;
那我們其實預存一年 5300,折合下來也是 400 多啊,是不是都在合理范圍內;
參考周邊,你不能只比下限,選擇性忽視上限吧…鳳榕臺還有工抵房在售呢,妥妥的新盤」
不過,鑒于業主和房企之間還在打拉鋸戰,收費也計劃等到 8 月 20 日才啟動,我在現場看到,目前小區車庫出入口均無最新的收費公示,原先備受爭議的定價牌也被隱藏。
你們覺得,這場戰,會是哪一方能勝出?評論區先聊著吧!
除了臨停收費過高,
鳳榕臺業主還有一點質疑…
有業主提出——
「小區規劃范圍的車位,明明是按業主戶數配建的,車位是否需要先滿足業主需求使用呢?
鳳榕臺沒有和業主協商,直接將小區停車場變更登記為經營性車位,是否合法合規?」
關于這個問題,我咨詢了一個律師朋友,她認為:
「一、首先要區分一下車位的性質和產權歸屬,如果車位是開發商自有產權車位,已經辦理了產權證不屬于業主共有,那開發商是可以申請備案為經營性車位,也就可以用來出租的。如果車位是業主共有的,那就需要經過業主的共同決定了。
二、不過,按照《民法典》規定,業主確實是有車位優先使用權的,開發商不設置月保,只提供臨停或者購買的話,可能會構成未優先滿足業主的需求,違反《民法典》的這個規定。
廣州市停車場條例也有相關規定。
但是具體不提供月保屬不屬于滿足業主需要,也要看地方規定和業主的實際需求,比如臨停價格合理,業主可以選擇自由購買的話,有可能開發商的行為也不屬于違法,如果廣州明確有規定必須提供月保的話,那開發商肯定就違法了。」
悄咪咪說句,廣州小區停車場變更為經營性停車場,其實并不少見,不少還在市區、我們非常熟悉的網紅盤
你覺得,鳳榕臺這波操作,算違法嗎,業主能不能最終抗議成功呢?評論區聊聊。
當然,也可以掃碼加群,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