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博望財經
" 小家電之王 " 蘇泊爾正面臨明顯的經營壓力。
近日,蘇泊爾 ( 002032 ) 發布 2025 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2.33%,歸母凈利潤同比降 4.66%。其中第三季度還出現了營收、凈利潤分別下降 2.3%、13.42% 的 " 雙降 " 局面。

蘇泊爾長期依賴炊具和廚房電器,新業務拓展慢,近年來陷入 " 品牌老化 "、產品競爭力弱的困境。以及公司面臨的業務結構不合理、研發投入匱乏以及內部管理不穩定等問題正在削弱其競爭力。
" 炊具第一股 " 蘇泊爾遇到了哪些難題?其未來發展又將如何?值得關注。
增收不增利
蘇泊爾成立于 1994 年,2004 年爾登陸深交所,成為 " 中國炊具行業上市第一股 ",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形成覆蓋廚房炊具、小家電等四大領域的業務矩陣。
最新的財報顯示,蘇泊爾正陷入 " 增收不增利 " 的境地。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 168.97 億元,同比增長 2.33%;凈利潤為 13.66 億元,同比下降 4.66%;扣非凈利潤為 13.19 億元,同比下降 6.06%。與同行業公司相比,蘇泊爾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均處于行業于中游水平。


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 54.2 億元,同比下降 2.30%;凈利潤 4.26 億元,同比下降 13.42%;;扣非凈利潤 4.12 億元,同比降幅達 14.5%。意味著剔除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收益后,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進一步弱化。
實際上,蘇泊爾業績增長乏力早有跡象。近 10 年間,公司在 2018 年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速達峰值后,便開始振蕩下滑趨勢。其中,在 2020 年年度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均出現了負增長,此后歸母利潤進入個位數增長或負增長周期;營收在 2021 年出現短暫扭轉并高速增長后,次年又下滑至個位數增長階段,至今未能擺脫增速下滑趨勢。


需要注意的是,蘇泊爾的應收賬款出現大幅上升。財報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應收賬款已攀升至 31.33 億元,該數據在去年末為 26.90 億元。在 9 個月的時間應收賬款增幅達到了 16.47%. 公司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加 40.95%,。意味著下游經銷商回款能力減弱,蘇泊爾或出現應收賬款周期拉長與壞賬風險上升的情況。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同比下降 133.54%,期末貨幣資金余額為 17.66 億元,較期初下降 28.81%。短期借款較期初增長 100%,主要系報告期下屬子公司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所致。

蘇泊爾的業務模式正面臨考驗。
蘇泊爾業績增長主要依賴內銷業務。國內家電市場已從 " 普漲式 " 增量時代進入 " 增量與存量并存 " 階段,消費者需求分化明顯,高端市場追求品質與品牌調性,基礎品類則極致關注性價比。而蘇泊爾傳統優勢的炊具和基礎廚房小家電市場滲透率接近飽和,增長空間收窄,而新興的環境家居與個人護理電器尚未形成規模效應。渠道信心下滑進一步加劇了困境,
近年來,蘇泊爾內銷業務增長趨緩甚至停滯的情況,拖累了公司業績增長。財報顯示,2020 年以來,公司內銷業務逐年增速分別為 -12.71%、10.80%、5.02%、0.88%、-1.21% 和 3.36%,增速不斷趨緩甚至出現負增長。
合同負債主要由經銷商預付貨款構成。財報顯示,蘇泊爾三季度末合同負債余額僅為 5.06 億元,較期初的 10.88 億元驟降 53.53%。意味著經銷商正在主動減少備貨、控制庫存風險。蘇泊爾的內需增長渠道推力被削弱。

數據顯示,2020 年以來,蘇泊爾外銷占全年營收比例長期在 30% 上下,與 SEB 集團的關聯交易占年銷售額 28% 左右。這種高度關聯,使得 SEB 集團業務波動會直接影響蘇泊爾外銷業績。當 SEB 遭遇區域經濟波動或調整全球供應鏈策略,蘇泊爾海外業務必然受到波及。
2025 年,SEB 集團為應對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將部分歐洲訂單從蘇泊爾國內基地轉向越南工廠,并推進美國本地產線擴產,導致蘇泊爾國內基地訂單分流。全球市場需求疲軟,SEB 集團自身面臨業績壓力,壓縮代工成本,直接沖擊了蘇泊爾產品毛利率。
2025 年上半年,蘇泊爾外銷營收達 37.16 億元,同比增長 7.55%. 與 2024 年 21.07% 的增速相比,已經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蘇泊爾還存在 " 重營銷、輕研發 " 投入失衡的現象。財報顯示,2022 年至 2024 年間,公司研發支出累計為 13.17 億元,而同期花在銷售方面的費用則高達 64.18 億元,約為研發投入的 4.9 倍。
2025 年前三季度,蘇泊爾研發費用小幅增長 2.97% 達到 3.37 億元,但這一規模仍然不到同期銷售費用的五分之一。公司表示,為應對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適當加大了營銷資源投入。小家電領域競爭激烈,研發投入不足或在根本上制約了公司轉型突破。
管理層動蕩
蘇泊爾出現的管理層動蕩局面,進一步動搖了市場信心。
2025 年初,蘇泊爾管理層出現重大變動,上任不足四年的總經理張國華提前離任,比原定 2026 年任期屆滿提前了一年多,財務總監徐波臨時代行總經理職責。不久后,來自控股股東 SEB 集團的非獨立董事 Delphine SEGURA VAYLET 也因個人原因辭職,這位在 SEB 集團擔任人力資源高級執行副總裁的高管離職。曾引發市場對中外管理團隊協同出現裂痕的猜測。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蘇泊爾董事會大手筆分紅和股東們套現一直沒有中斷。2005 年以來,泊爾一直采取高額分紅策略,僅在 2007 年未進行分紅。以 2021 年迄今近五年分紅為例,2021 年,蘇泊爾的分紅金額達到 15.59 億元,分紅比例約為 80%;2022 年,蘇泊爾的分紅金額達到 34.48 億元,大幅增加 166.75%;4 年,蘇泊爾的分紅比例也均處于高位,分別達到 99.82% 和 99.74%。



目前,蘇泊爾在廚房小家市場仍保持領先地位。根據奧維云網數據,2025 年上半年蘇泊爾在廚房小家電線上、線下市場份額均位居行業第一,并擴大了與第二名的領先優勢。但如何將市場地位轉化為持續增長動力,仍是蘇泊爾待解的問題。
在市場競爭加劇、成本上升、需求轉變的多重壓力下,如何平衡短期業績與長期發展,是管理層必須面對的課題。曾經的 " 炊具第一股 " 已走到關鍵時刻的十字路口。未來能否迎來業績 " 翻盤 ",我們將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