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縱觀啟源所有產品線才發現一個殘酷的現實:車多,爆品卻并不多,而最符合其標準的,卻是微型車長安 Lumin。屋漏偏逢連夜雨,銷量增長的背后,利潤的焦慮也浮出了水面。
一方面要解決利潤縮水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要苦想新招,葉沛留下的產品結構舊賬,已困擾楊大勇一個月。

根據啟源發布的戰報,2025 年 9 月,長安啟源交付了 41205 輛車,同比增長 79%,表現亮眼。

其次也就是啟源 Q07,9 月賣了 10192 輛車,加上 Lumin,兩款車已貢獻出啟源的八成銷量。
雖然啟源 Q07 的表現值得肯定,但要達到楊 " 年銷 20 萬 " 的標準,月銷起碼要超過 16666 輛,顯然 Q07 還差一口氣。

作為銷量支柱的車型竟然缺席銷量戰報,這種 " 切割 " 未免太過于明顯。

前幾天發布的長安汽車 Q3 業績報告顯示,受行業 " 價格戰 " 影響,三季度單車均價降至 9.0 萬元,同環比分別下降 2.7% 和 3.3%。
利潤不斷萎縮,也難怪啟源盡量避免品牌和 Lumin 染上關系,但同時也拋棄不了它可觀的銷量。
Lumin 是好車,只是不能幫啟源賺錢罷了。

一方面是銷量極度依賴低價車型,另一方面是摸得到天花板的定價,初期葉沛主導的快速擴張,將現在的啟源置于兩難境地。


而楊大勇要解決的,包括將銷量啞火的 E07 停產,針對產品差異化不足的問題推動改款優化,或是整合冗余產品線,相信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們要給楊大勇更多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