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除了在支付主戰場上頻頻出擊,支付寶似乎還重拾社交野心。
■ 正探索下一代支付方式,推出 "AI 付 " 服務,旨在為 AI 時代的智能體提供支付服務。
作者 | 文哲
編輯 | 陳秋
另鏡 ID:DMS-012
自 2024 年 7 月 " 碰一碰 " 誕生以來,它的發展速度堪稱迅猛。在 " 支付寶雙飛輪 " 戰略的指引下,支付寶持續發力," 碰一下 " 成為支付寶正打造的現象級產品,AI 支付初步跑通,面對多方挑戰的支付寶將更有信心。
在今年上半年," 碰一碰 " 就已成功布局全國超 400 個城市,吸引了 5000 + 品牌、千萬商家接入,場景更是從單純的支付拓展到點餐、開門、騎行、入住等共計 300 種細分場景。
想象一下,隨著 " 碰一碰 " 地推場景不斷擴大,無論我們是走進一家便利店、還是外出騎行,無需打開手機里的支付 APP,只需將解鎖后的手機輕輕靠近收款設備," 滴 " 的一聲,支付瞬間完成。

" 碰一碰 " 支付不僅為用戶帶來的全新體驗,更是支付寶又一擴大用戶基礎的新戰場。" 碰一碰 " 其用戶數也已破億,一半是 30 歲以下的年輕人。
然而,它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用戶習慣有待進一步提高,商家也要考慮成本問題。只有不斷優化技術,豐富支付場景,提高安全性和穩定性," 碰一碰 " 才可能在支付市場掀起持久波瀾。
" 雙飛輪 " 戰略發力
支付寶增員、更名
2024 年是螞蟻集團和支付寶成立 20 周年。螞蟻集團迎來重大變革。螞蟻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歷經移動支付、數字普惠金融兩個 10 年左右的戰略周期后,螞蟻集團確立了未來 10 年的發展戰略——支付寶雙飛輪、AI first、加速全球化,全力加速向 AI 時代的轉型。
支付寶在螞蟻集團的未來戰略版圖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其 " 支付科技 + 數字互聯 " 的定位更為清晰。
今年 9 月的上海外灘大會上,支付寶對外公布了 " 雙飛輪 " 戰略的最新進展:" 碰一下 " 用戶數量突破 2 億大關,成為用戶服務和商家經營的全新入口,僅用 4 個月的時間就新增 1 億用戶,刷新互聯網產品用戶增長速度的紀錄。
與此同時支付寶員工大規模擴張,為推進 " 雙飛輪 " 戰略落地加快人才儲備。企查查顯示,作為支付寶 APP 主體的支付寶(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023 年員工增加 620 多人,2024 年員工從 4728 人增至 5543 人,增加 815 人,是 2021 年以來員工增加最多的一年。

而且企查查顯示,今年 9 月 20 日,支付寶(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名稱變更為支付寶(杭州)數字服務技術有限公司。這是公司 2016 年成立以來的第二次更名。工商信息顯示,其 2018 年前的曾用名是 " 杭州螞蟻金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018 年 10 月變更為付寶(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此同時,支付牌照的主體公司 —— " 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 也更名為 " 支付寶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
上一次更名背后的深層邏輯是螞蟻在金融監管層的強大壓力下,實施了 " 斷直連 " 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以及金融機構科技化轉型的大趨勢下,更加強調企業的科技成色。正如阿里創始人馬云 2018 年所說," 阿里巴巴既不是一個物流公司,也不是一家金融企業,而是一家技術企業。雖然這幾年支付寶對金融產生了沖擊,但從未想過要顛覆金融機構。"
本次更名,新名稱突出 " 數字服務 ",契合了螞蟻集團近年來強調的轉型方向,即 " 雙飛輪 "、AI 戰略。
碰一下的三大挑戰
作為支付寶力推的新型支付手段,去年以來 " 碰一下 " 憑借大折扣的優惠受到商家和消費者好評,走入各種支付場景,并逐步從支付向其他場景自然延展,例如小區門禁卡、以及外賣通行證等。" 碰一下 " 的場景拓展仍在繼續。
螞蟻集團把 " 碰一下 " 定義為掃碼、刷臉之后的第三代支付方式。

辦公樓和物業也是必爭之地。今年 8 月,支付寶攜手分眾傳媒聯合推出 " 碰一下搶紅包 " 服務,標志著 " 碰一下 " 首次被引入至電梯場景。用戶只需碰一下分眾廣告屏幕旁的藍環,即可領現金紅包、淘寶閃購免單及各類優惠。螞蟻集團 CEO 韓歆毅表示," 支付寶碰一下 " 作為線下服務的億級新入口,將堅持開放共贏,服務更多合作伙伴借助新入口創造新增量。
不過也有用戶通過社交媒體表示,不少情況下掃描藍環只能領取到 0.5 元左右的優惠券,引發了該活動是否為真實福利還是數據收集策略的討論。
除了小區、樓宇電梯,支付寶還把學校作為推廣場景。企查查的商標注冊信息顯示,今年 10 月,支付寶注冊了 " 藍環碰 " 商標品牌,覆蓋教育娛樂、醫療、通訊、辦公用品、餐飲住宿等用途。綜合多方公開信息," 藍環碰 " 是支付寶 " 碰一下 " 今年大力推廣的延伸場景品牌,于 5 月入駐多個高校,場景涵蓋學生簽到、體育鍛煉、上課點名等用途。由于學生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未來 " 藍環碰 " 如能成功,將成為支付寶占據中小學、高校等流量入口的重要護城河。
咨詢機構易觀千帆在《2025 中國第三方支付年度分析報告》中指出,支付寶 " 碰一下 " 已取得了驚人的市場表現,但未來還面臨三大挑戰:用戶習慣改變的阻力、技術兼容問題、市場競爭加劇。
在支付寶高舉高打的同時,作為電子支付特別是 C 端支付市場 " 雙寡頭 " 之一的微信支付,則延續了一貫低調的風格,一方面持續加大線下場景的滲透力度;另一方面,微信支付的牌照主體——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2024 年以來兩次大規模增資,去年注冊資本從 10 億元增資到 153 億元,今年再次增資到 223 億元。充足的資金有助于進一步加碼補貼和渠道推廣。
相比之下,支付寶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是 15 億元,工商信息顯示其 2017 年至今沒有實施新的增資。
支付寶的社交夢
除了在支付主戰場上頻頻出擊,支付寶似乎還重拾社交野心。公開信息顯示,今年 4 月支付寶提交了一項名為 " 碰友圈 " 的商標申請,今年 9 月進入初步審定階段。
商標初審公告顯示," 碰友圈 " 的核定服務項目包括社交陪伴、計算機交友、在線網絡社交等。" 碰友圈 " 與微信 " 朋友圈 " 諧音,很有可能是支付寶即將推出的基于 " 碰一下 " 功能的社交業務。
支付寶有著悠久的 " 社交夢 "," 碰友圈 " 也會讓人聯想到多年前支付寶推出的 " 生活圈 "。
2015 年 " 生活圈 " 上線,亮點之一在于可借助芝麻信用分實現用戶分層和建立社群,但很快就爆發 " 校園日記圈子 " 事件,因色情擦邊行為引發輿論批評,時任螞蟻金服董事長的彭蕾不得不緊急滅火,道歉并下線生活圈項目。
隨后支付寶又試水了 " 游戲 + 公益 " 的社區社交,還于 2024 年 1 月內測 " 興趣社區 " 的社交功能,其類似豆瓣小組。
總之,支付寶對社交業務的探索并未因一時受挫而中斷。

螞蟻集團數字支付事業群首席技術官、支付寶副總經理朱林表示,"AI 時代,人與智能設備、場景之間的連接將更為智能、自然。"
支付寶率先聯手瑞幸推出 "Lucky AI" 功能,用戶只需語音就能完成 " 下單→支付 " 的全流程,無需跳轉到支付頁面手動確認支付,初步跑通 AI 支付的全流程。
長期來看,妥善解決 AI 支付的安全隱患,有助于打消用戶疑慮、推動 AI 支付的普及。支付寶此前力推的第二代支付方式 " 刷臉付 ",具有比掃碼支付更便捷、沒帶手機也能刷臉支付等優勢,2018 年推出以來未能撼動掃碼支付的統治地位,絕大多數用戶依舊會選擇掃碼支付,很大程度上和用戶對刷臉支付時個人信息被濫用及信息安全隱患的擔憂有關。
螞蟻集團 2024 年可持續發展報道也指出," 隨著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其被濫用現象愈演愈烈,不法分子通常會通過生成手段偽造通用憑證、圖片、二維碼等素材,對大眾進行引流詐騙、誘導支付等欺詐行為 "。螞蟻集團的對策是強化 AI 和大模型防詐能力,可識別 4000 余種證件類型,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END
洞見具有時代價值的商業見聞
未經允許 謝絕轉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