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元在 QQ 音樂的 Bubble 買偶像群發消息,QQ 音樂 " 泡泡 " 割粉沒商量?
近日,QQ 音樂上線粉絲互動訂閱產品 Bubble,月費定價 28 元,首批接入 SM、JYP、CUBE 等韓國娛樂公司旗下 aespa、Stray Kids、EXO 等多位頂流藝人。這一舉動本來被視為 K-pop 粉絲經濟本土化的重要嘗試,但卻因功能縮水、體驗割裂及過度商業化等問題,引發中國粉絲群體的集體吐槽。
作為韓國公司 DearU 開發的明星互動產品,Bubble 在韓國 K-pop 粉絲圈層中擁有極高的人氣和用戶黏性。其核心競爭力在于粉絲與藝人明星之間的 " 一對一 " 付費聊天模式。粉絲通過充值訂閱后能夠接收偶像發送的文字、語音、圖片或者視頻消息,并且有機會獲得偶像的回復,盡管是群發形式的回復,但其仍在韓國市場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此次 QQ 音樂引進的 Bubble 定價為每月 28 元,與原版價格相近,卻在功能適配層面引發爭議。粉絲反饋顯示,QQ 音樂版 Bubble 沒有直播功能,而直播正是被粉絲視為真實互動的核心場景。對此,有粉絲在社交平臺吐槽稱,同樣 28 元,韓國用戶能看直播、存聊天記錄,我們卻只能收圖文,這是把泡泡吹成了泡沫。
面對粉絲關于直播功能缺失的疑問,騰訊音樂客服工作人員回應稱,當前 QQ 音樂版本的 Bubble 暫不支持直播,并表示后續是否支持會另行公告,但對于缺失的具體原因,并未給出正面回應。
另外,相關資深用戶表示,在原版 Bubble 上積累的會員時長以及相關聊天記錄,無法同步到 QQ 音樂版的 Bubble 中,這也使得原本對其持觀望態度的用戶對 QQ 音樂版 Bubble 更加卻步。有粉絲直言稱,這像是被迫放棄舊賬號,重新花錢買一個縮水版服務。
此次 QQ 音樂版 Bubble 最受詬病的是其帶來的用戶體驗。相較于韓國版對 " 真實互動 " 的強調,QQ 音樂版 Bubble 被指將商業化置于用戶體驗之上。開屏廣告、續費彈窗、專輯推廣等廣告充斥界面。有粉絲分享自己糟糕的使用體驗表示,看到泡泡來消息了,慌忙地點進 QQ 音樂,小心翼翼地控制手機跳過開屏廣告,然后拒絕 QQ 音樂的各種續費彈窗,切換到聊天頁面時發現愛豆人已經走了。
此外,未成年人消費監管問題也被提及,由于目前 " 泡泡 " 功能沒有設置家長監護選項或消費限額,部分家長擔心孩子受飯圈氛圍影響,進行超出自身能力的充值消費。但截至目前,QQ 音樂方面對這些質疑尚未作出任何回應。
粉絲用 " 騰訊式收割 " 來形容此次合作,認為騰訊音樂僅僅是將 Bubble 產品進行了機械移植,卻沒有配套完善的運營體系,也未針對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對功能進行優化,只是單純想要分一杯 Bubble 羹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