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之星 李若菡
一紙訴狀,將寒武紀 ( 688256.SH ) 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公司前高管梁軍向寒武紀提起巨額訴訟,要求賠償其股權激勵損失高達 42.87 億元。
證券之星注意到,這已經是梁軍第三次起訴寒武紀,前兩次均以失敗告終。在外界看來,此次梁軍以 " 勞動爭議 " 為由提起的訴訟,或為其最后一搏。目前,雙方各執一詞,爭議的核心在于雙方對股權激勵權利的法律性質及歸屬存在根本性分歧。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剛剛實現扭虧為盈的寒武紀而言,此次訴訟所涉金額高達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的 2.67 倍。
從股權激勵到股權糾紛,雙方各執一詞
10 月 31 日,寒武紀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了原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 ( CTO ) 梁軍提起的勞動爭議訴訟。目前法院已立案受理,尚未開庭審理。
公告顯示,梁軍的訴訟請求主要包括以下三項:請求確認梁軍與寒武紀自 2017 年 10 月 18 日至 2022 年 2 月 10 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請求寒武紀賠償股權激勵損失 42.87 億元;案件訴訟費用由寒武紀承擔。
需要指出的是,梁軍所主張的股權激勵損失金額,是基于其間接持有的 1152.32 萬股寒武紀股票,并參照 2024 年 1 月 2 日至起訴期間公司股價最高點—即 2024 年 10 月 10 日的每股 372 元計算得出。

糾紛的根源可追溯至 2017 年。據梁軍方面稱,當年寒武紀向梁軍發出《入職意向書》,明確了其入職時間、年薪及股權授予等事項。此后,梁軍加入寒武紀后擔任首席技術官。2020 年 7 月 20 日,寒武紀在科創板成功上市,梁軍間接持有公司股票 1152.32 萬股。
2022 年 2 月 10 日,因寒武紀未履行《入職意向書》相關約定,且未按勞動合同提供勞動條件,梁軍被迫解除勞動合同。2024 年 1 月 2 日,其間接持有的股票解禁后,梁軍曾向寒武紀提出減持申請,但公司未予配合。
對此,寒武紀方面則表示,梁軍離職前并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其所謂的股權激勵權益來源于 2019 年簽署的《持股計劃》,對應兩家員工持股平臺合計約 5.26 萬元的出資額。《持股計劃》明確規定,若持股主體在 " 持股權益不得被處分的期間內 " 離職,將觸發回購條款。
梁軍 2022 年 2 月因與公司存在分歧離職,彼時正處于持股權益不得被處分的期間,公司依照約定執行回購程序,但梁軍離職后拒絕配合辦理回購手續。
為此,公司股權激勵相關主體已于 2023 年起訴梁軍,請求法院判令梁軍配合完成回購所涉工商變更登記。寒武紀的訴求則是要求以梁軍以 5.26 萬元加利息的價格,交換對應的 1152.32 萬股股權。
目前,回購案件已開庭審理,正在等待法院判決。對于此次梁軍提出的 " 股權激勵損失 " 索賠,寒武紀所委托的律師則認為其主張與《持股計劃》約定完全不符,缺乏依據。
從合伙到決裂,已多次對簿公堂
證券之星注意到,這已經是梁軍第三次起訴寒武紀。自其離職后,因持股權益被依據《持股計劃》的約定回購,梁軍先后提起兩起訴訟,均以敗訴結案。
此前兩次訴訟中,梁軍曾經要求確認員工持股平臺合伙協議中的仲裁條款不成立,以及要求撤銷合伙協議書。法院和仲裁機構經審理認為,梁軍承認文件上的簽名均為其本人簽字,提出的請求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兩案均駁回了梁軍的請求。
作為寒武紀早期的核心骨干之一,梁軍在任職期間主導了多款公司核心產品的研發,參與完成了 138 項發明專利,其中包括首顆 7nm 訓練芯片,以及 " 思元 370"" 思元 590" 等重要產品。
對于梁軍離職的原因,寒武紀曾回應稱,雙方在公司未來發展方面存在分歧,公司希望聚焦產品廣泛落地以及搶抓機遇期,而梁軍想在技術方面進行更多投入和鉆研。
在外界看來,梁軍本次提起巨額索賠,或為 " 最后一搏 "。若寒武紀在 " 回購案件 " 中勝訴,梁軍將徹底失去所涉股權。在本次訴訟中,梁軍未再圍繞此前敗訴的《持股計劃》展開,而是從《入職意向書》入手,將爭議整體定性為 " 勞動爭議 ",試圖從勞動關系層面主張自身權益受損。
對于本次訴訟影響,寒武紀表示,公司預計本次訴訟事項對公司本期利潤沒有影響,對后期利潤的影響尚需依據前述案件的法院生效裁判結果進一步評估。
證券之星注意到,對于剛扭虧的寒武紀而言,此次訴訟金額是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的 2.67 倍。
實際上,由于寒武紀所處的人工智能芯片行業呈現高投入、長周期的特征。研發費用高企之下,自 2020 年上市以來公司曾連續多年處于虧損狀態。2020 年 -2024 年,公司累虧金額超 38 億元。
2025 年以來,公司持續拓展市場,積極助力人工智能應用落地,公司收入出現大幅增長,其歸母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
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收入 46.07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歸母凈利潤為 16.05 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其中,公司在 Q3 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17.27 億元、5.67 億元,已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盈利。
證券之星注意到,寒武紀業績增長背后尚存隱憂。
一方面,公司現金流持續為負,尚未實現轉正。2022 年 -2024 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別為 -13.3 億元、-5.96 億元、-16.18 億元。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 -0.29 億元。其中,公司 Q3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 -9.4 億元。
另一方面,公司的存貨金額隨著收入的增長同比攀升。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公司存貨金額為 37.29 億元,同比增長 267.33%,創同期歷史新高。
此外,結合往年財報來看,公司前五大客戶集中度較高。2022 年 -2024 年,公司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合計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 84.94%、92.36% 和 94.63%,呈逐年攀升的趨勢。 ( 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 | 李若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