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月 31 日,在韓國慶州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習近平主席向 APEC 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書面演講,發出共享機遇、共同發展的真誠邀約。
今年 3 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時,也曾深刻闡釋中國機遇,引發廣泛共鳴。此次書面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再次強調,中國將以 " 更多發展機遇 "" 良好營商環境 "" 寬廣創新舞臺 "" 綠色增長條件 ",為全球工商界打造投資興業的沃土。
中國繼續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將為亞太和世界經濟帶來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給全球工商界創造更加廣闊的機遇。
此次韓國之行,是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后習近平主席首次出訪。
四中全會審議通過 " 十五五 " 規劃建議,擘畫未來五年中國發展藍圖。這不僅關乎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更與世界各國攜手前行、共同發展緊密相連。
無論是 APEC 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一階段會議上的 " 堅持在開放發展中分享機遇、實現共贏 ",還是第二階段會議上的 " 加強互利合作,把握新機遇,應對新挑戰 "," 發展 " 與 " 機遇 " 始終是習近平主席講話的核心關鍵詞。
回望即將過去的 " 十四五 " 時期,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實際行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規模分別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累計吸引外資逾 7000 億美元;中國經濟實現 5.5% 左右的平均增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定在 30% 左右 …… 這些數字是中國以自身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的生動體現,在外部挑戰風高浪急的背景下尤顯珍貴。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中國成為 " 確定性的綠洲 "。
當前,世界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是團結合作、互利共贏,還是重回霸權主義、叢林法則?是堅持多邊主義、開放包容,還是走向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何去何從將深刻影響世界的未來。
30 多年前,亞太經合組織正是因應經濟全球化浪潮而創立,以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支持經濟增長和繁榮為目標宗旨。
此次會議期間,習近平主席立足亞太、放眼全球,發出呼吁:" 今天我們在韓國再次聚首,應該重溫創立亞太經合組織初心,以更具活力和韌性的亞太合作為世界作出突出貢獻。"
這既是對亞太的期待,也是對世界的啟示。習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務實倡議——
建議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共同營造開放型區域經濟環境、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共同推進貿易數字化綠色化、共同促進普惠包容發展;倡導帶頭維護和平穩定、帶頭實行開放融通、帶頭堅持合作共贏、帶頭促進普惠包容;強調強化數智賦能、堅持綠色低碳、落實普惠共享 ……
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論述飽含 " 拉手 " 而非 " 松手 " 的堅定立場,展現推動對接融合的遠見擔當。
現代化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中國式現代化的接續推進給各國共同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合作機遇。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到拓展國際循環,再到積極穩妥推進和實現碳達峰," 十五五 " 規劃建議的一項項部署不僅是中國式現代化的路徑,也是中國與全球合作的關鍵結合點。
有外媒評價,中國正以戰略定力和前瞻性眼光推進現代化建設,在全球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可預測性。
此次韓國之行,習近平主席在雙邊會晤中多次闡釋中國機遇:同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時,指出 " 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 ";同韓國總統李在明會談時,表示 " 愿同韓方加強溝通,深化合作,拓展共同利益 ";會見泰國總理阿努廷時,明確 " 中方愿同泰方加強發展戰略對接,分享新時代中國的發展經驗 "……
" 十五五 " 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展望未來,一個自信開放的中國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亞太和世界提供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