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火,讓 MEGA 和理想又成為輿論焦點。在上個月上海的 MEGA 起火事故一個星期后,理想主動召回超過 1.1 萬輛 2024 款 MEGA。
起火是新能源汽車最敏感的話題,在這個競爭趨于白熱化的節骨眼上,理想不容有失。如果只把矛頭對準所謂的 " 黑公關 ",恐怕不能讓理想從容應對這次的輿情和公眾監督。理想和一眾新勢力,都該為電車安全做點實事了。
還曾記得,在 MEGA 上市前,李想曾放出要讓 MEGA 成為 "50 萬以上所有乘用車的銷量第一,不分能源形式、不分車身形式 " 的豪言。
然而,MEGA 上市后,單月銷量長期在千輛左右徘徊。為此,理想不得不給 MEGA 的銷量表現增加了定語:50 萬以上 MPV 和純電車銷量冠軍。
對于 MEGA 的失利,李想認為 " 遭遇了汽車史上最大的抹黑事件 "。當然,李想也承認,自己錯判了 MEGA 市場規模,對純電的理解也不夠。MEGA 上市一個月后,理想馬上搬出 L6 救場,暫時穩住銷量基本盤。
然而,L6 的紅利并沒有持續很久,當友商都紛紛推出 " 冰箱、彩電、大沙發 " 而且賣得更便宜時,理想的優勢開始不再明顯。一條不得不選擇的路擺在理想面前——純電只能成功。
沉寂一年后,理想在今年 4 月推出新款 MEGA,這一次 MEGA 頂住了輿論風波,銷量比前一年進步不少。緊接著,理想推出 i8 和 i6 兩款純電 SUV,純電的產品矩陣開始初步搭建起來。
只是,還沒等理想熱身完,友商就已經在沖刺了。無論是增程還是純電,SUV 還是 MPV,市場上車型眾多,理想的純電車來得似乎有點晚。
更要命的是,在其他新勢力銷量不斷破紀錄時,理想的銷量卻一路 " 跳水 ",從今年 6 月開始,理想單月銷量已經連續 5 個月同比下跌,最大跌幅甚至達 40%,即便邀請頂流易烊千璽當代言人也沒能讓銷量反彈。
在理想急需純電車型反擊的時候,MEGA 的一把火讓理想的純電之路再次蒙上陰影。純電是理想最敏感的神經,也是理想最后的退路,然而這場不能敗的仗卻出師不利。
以至于曾經常在社交媒體調侃友商銷量表現,不斷為自己立 flag 的李想,在 MEGA 的失利和理想銷量下挫后也低調了不少。
成也流量,敗也流量,這次 MEGA 事故如果再不主動召回,理想恐怕只能淪為流量本身了。
每當新能源汽車出現負面輿情,總有力量把輿論引向 " 黑公關 ",似乎新能源車企的問題都是 " 黑公關 " 造成的。
也是今年 10 月,成都一輛小米 SU7 Ultra 發生事故并起火,由于車門無法打開,最終導致駕駛員一人遇難。事故發生三天后,雷軍在 2025 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呼吁共同抵制網絡水軍、黑公關等網絡亂象,此話一出隨即被質疑以 " 黑公關 " 名義敷衍公眾的安全關切。
10 月 26 日,被譽為 " 中華第一刊 "、重要黨刊《半月談》發表權威評論文章,直指部分企業及公眾人物通過 " 豢養粉絲 " 的飯圈化營銷手段,異化消費者關系,最終導致口碑塌房。雖然沒有點名,但是這篇文章批評的現象在汽車圈也不罕見。
真金白銀花錢買車的車主,沒事的時候就是 " 家人 ",有事的時候就變成 " 黑公關 "。新能源車保有量龐大,沒有車企能保證旗下產品一定不會出現質量問題,發現問題應該積極解決問題,而不是把鍋甩給 " 黑公關 "。
正如這次理想 MEGA 起火事故,主動召回并回應消費者關心的問題,才是一個頭部造車新勢力應該做的事。打了幾年口水仗,造車新勢力也該重拾自己的主業——造好車,造安全的車。
安全不是最大的豪華,而是汽車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