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預熱期一直對外宣傳 "30 萬級 " 的別克至境 L7,到了上市日卻公布定價 16.99 萬起,雖說高開低打的策略并不新鮮,但落差之巨大依然令網友咋舌。
頻繁致敬友商、跳開預售環節直接發售、甚至不惜砸重金請來朱一龍代言 ... 闊綽的營銷預算直接反映出別克對至境的重視。發布會尾聲,上汽通用盧曉 " 月銷一萬 " 的軍令狀,狠狠地鞭策在了薛海濤的身上。
作為別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至境不容有失。
無論是溝通會還是官方微博,薛海濤都以 "30 萬級新能源智能豪華轎車 " 定位至境 L7,甚至在亮相會上對標的車型,都是包括小米 SU7、寶馬 3 系和奔馳 C 級在內的 20-30 萬級轎車。
拉高期望值后,至境 L7 16.99 萬元的起售價一出,營造出價格驚喜,吸引 " 沖動下單 " 的消費者。
網友的期待是,至境 L7 日后或將成為 GL8 之后,別克第二臺利潤大牛,但最終公布價格后,新車的定位貌似又和別克其他產品線別無二致,這又何必砸掉如此多的費用去成立新品牌?
對于價格和宣傳迥異的質疑,發布會當晚薛海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無奈表示:" 我們 3 點多鐘還在討論價格,因為我們有外方,其實外方對于我們的價格非常不同意,最后是盧總拍板定下來。"
除了價格以外,另一個 " 意外 " 則是時間節點的安排,9 月 28 日原計劃是開啟預售,但最終改為了直接公布價格并上市。
結合時間節點,從以上兩件事可以猜測的是,其實一開始在營銷上,薛海濤并不打算給至境一個入門的形象,但在測試市場后,總經理盧曉還是決定了走一步到位的路線。
從網友的評論可見,這步棋算是沒脫軌。
單純就至境 L7 的定價而言,的確是誠意滿滿。但盧曉的艱難決定背后,是上汽通用新能源轉型的焦慮。
整體來看,上汽通用賣得還算不錯,2025 年 1-8 月累計銷量 33.1 萬輛,同比增長 29.2%;8 月銷量 4.4 萬輛,同比激增 176.9%,環比增長 3.9%,創年內新高。
但近幾年,無論是別克還是凱迪拉克,純電車型的市場反饋均達不到期望,別克 E5 今年前 8 個月僅僅售出 8714 輛,凱迪拉克 IQ 傲歌和 IQ 銳歌更是低至 293 輛和 724 輛。
相較之下,對于至境 L7 的月銷量,盧曉有起碼 1 萬輛的要求。現在擺在薛眼前的窘況是,16.99 萬的至境 L7 能否打響上汽通用的新能源轉型第一槍?
加入上汽通用前,薛海濤已經在上汽通用五菱工作了 17 年,多年深度主導入門小車營銷,而至境 L7 是薛上任上汽通用的第一戰。
或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或是因為要一改自己的過往履歷,薛才給至境定了個高起點,這種心情,誰都可以理解。
然而,市場每分每秒在變。同為合資,廣汽豐田的鉑智 3X 和東風日產的 N7,無論是預熱期還是正式上市,都步步為營;作為豪華品牌的上汽奧迪,在發售 E5 Sportback 的時候,也只敢對標小米 SU7。合資的地位,早已經不如當年。
消費者早已對 " 高定調低價格 " 的營銷麻木,或許在這個時候,多一點真誠才是別克的必殺技。